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0200章 宫中刺客(2/4)

勃,同样是‘齐王’,同样是灌婴率大军出征。

但实际上,现在的局势,与半年前可谓天差地别!

——被太后亲自罢免太尉之职的周勃,可还能凭一只虎符,将北军策反?

——在朝堂屡失人心,不惜装病在家,在暗中筹划阴谋的陈平,可还能将小皇帝基本掌控的朝堂拉拢回来?

即便不考虑这些因素,光是最主要的一点,就足以让灌婴赶忙回头,干净利落的完成与陈平一党的切割——长安城,已经完全掌控在强弩都尉掌控!

这意味着长安城,不再可能从内部突破。

也因此,陈平的所作所为,已经被灌婴划入‘垂死挣扎’的范畴;而灌婴的立场,也已经逐渐向‘识时务’的方向靠拢。

自然,为了日后能尽量完美的解决和小皇帝刘弘之间的茅盾,灌婴要尽量避免再发生不愉。

实际上对于敖仓,灌婴也并没有太强烈的控制欲望;之所以做出一副抢驻的架势,完全是因为出发之前,陈平的‘交代’。

——狡兔三窟,乃古今至理名言。

虽然不看好陈平等人,但灌婴完全不介意留一条退路,以防事有不测。

这也算是灌婴这一生的做人准则了:留一线转圜余地,日后方有坐而论道,谈笑风生的机会。

※※※※※※※※※※※

当申屠嘉‘入驻荥阳’的回复传达长安之后,刘弘才终于将心放回肚里,转而将注意力放在了和亲之事上。

叛乱爆发足足一个月,叛军的状况也已经基本送到了刘弘手中。

与刘弘地预料相差无多,刘章大军自西南方向出齐国领土之后,完全没有缠斗于地方的架势,只径直奔袭梁国!

从地方郡县送上来的一封封‘未曾相遇’‘战之不胜’‘追之不及’等疏奏中,刘弘更加确定了心中猜想:刘章举旗,必然得到了长安中枢内部的支持!

若非如此,刘章绝对不可能做到‘沿城而不入’,光靠绕道,就一路畅通无阻。

将‘齐鲁吏治糜烂’的讯息记在心中后,刘弘只能接受刘章‘完全不受阻拦’的事实,推断起叛军抵达梁国的时间。

从目前的状况推断,刘章的大军最早也要在五月下旬,才能抵达梁国境内。

也就是说,距离‘大战爆发’还剩半个多月的时间,刘弘需要在这半个月时间内,将所有问题解决,转而将所有精力集中在睢阳保卫战之上。

按道理来讲,刘弘一个手不能提肩不能扛的柔弱少年,端坐权力中枢,又不怎么知晓兵事,即便是全神贯注,也无法对战争走向起到什么积极左右;刘弘最好的选择,其实就是充分保证灌婴大军的后勤保障工作,给予灌婴充分的信任,并在睢阳之后再多构筑几道防线,以防万一。

但是,刘弘心里十分明白:睢阳保卫战,根本不可能打起来···

无论是从灌婴左右摇摆的立场,还是陈平周勃与叛军千丝万缕的联系,都将赤裸裸的现实摆在刘弘面前:灌婴最有可能做出的选择,就是和半年前一样,与刘章暗中联络达成共识,并在睢阳城下做出‘对峙’的架势,从而将‘主战场’交还到长安的陈平、周勃等人手上。

因为灌婴绝对不敢以大将军的身份,做出任何涉嫌‘放弃睢阳防线’的举措,将刘章大军放过去!

刘章大军不可能进入关中,便意味着‘暗中联络刘章率军近逼关中’,根本不是陈平主要的取胜手段,充其量只是分散刘弘注意力的烟雾弹。

即便从现实意义的角度而言,陈平怂恿刘章近逼关中,唯一能得到的优势,也只有分散关中守军。

而这,便是刘弘火急火燎的命令朝堂大开绿灯,一切程序从简,以最快速度将匈奴使团送上归途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