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八百三十三章 喊人起床(2/2)

此在新平百姓的欢笑声中,杜英悄然北上,抵达了安定。

有了进入新平的时候被夹道欢迎,以至于车马都行进艰难,多半个时辰才从城门口行到郡守府的经验之后,这一次杜英并没有让安定城中文武大张旗鼓的前来迎接。

到了城外,戴逯自带着护卫兵马前往军营,而杜英在十余名亲卫的护送下,携着几辆马车入城。

虽然杜英不让出城迎接,但安定郡守梁殊还是早早地在城外等候。

因为当时坚守天水有功,梁殊被任命为天水别驾,帮助王师接管天水之后,又因为久在雍凉边界,对这一带风土民情很是熟稔,所以他北上至安定,担任安定太守,以安定为中心,调度兵马和粮草,前往凉州。

安定相比于天水,距离凉州更远了一些,但是从关中前往安定,沿泾水一路北上,倒也方便,沿途各处州郡,担任要职的都是杜英选派的得力人手或者亲信,自然更能确保道路上各种物资转运的高效畅通。

从城外到城内,梁殊一路上向杜英汇报了自己在安定城的工作。

安定的架子,杜英之前南下长安的时候就已经搭建好了,所以梁殊也只是萧规曹随而已,没什么难度。

这也让他对杜英一直以来所说的那个通事馆的工作有些期待。

以三寸不烂之舌,为关中争取到更多的利益,化笔墨纸砚为千军万马,这让梁殊想一想还是有些期待的。

虽然当使者会很有风险,但是当使者,三言两语就有可能名垂史册,而当一个普通的地方郡守,还不知道需要熬多久才能往上走,可就算是成为了一州刺史,乃至于出将入相又如何?

历史上的刺史,可以多了去了,后人还记得几个?

使者就不一样了,张骞、苏武,虽然历经风霜,但是后人提起来,谁不说一声“好汉”?

梁殊之前为氐人所用,所以现在也迫切的想要通过这些来洗刷掉身上的标签。

“······通事馆也不一定就必须要出使在外,向外派遣使者交涉何谈,或者派出人常驻在一些大的郡府也保护关中商贾和百姓在外的安全和利益。以及迎接外来的使者,针锋相对进行谈判,这些都在通事馆的职权范围内。”杜英策马而行,解释道。

他随手指了指路边的商铺:

“如今关中的商贸已经越做越大,所以在未来,关中的商队也肯定是要走出去的,用我们手中的货物来换取其他货物,乃至于攫取更多的钱财。

另外余也已经有在边境开设榷场,和河北、河东乃至草原上的胡人贸易的打算,这些榷场或是开在边境上,或是可能开在敌我境内的大郡府中,总归需要有人去监督的。”

梁殊也在认真琢磨:

“这的确是前所未有的。”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