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一五九六章 邯郸学步(2/2)

己的温饱和子孙后代的成才。”

“不错,生存和延续,是华夏民族古往今来的个人追求,落在谁身上都一样。”杜英颔首,“因此只要都督府能够在这两个问题上下功夫,总归是能够让百姓的生活有所转变的。”

张玄之明了:

“都督的意思,是优先保证轻徭薄税和学堂建设,前者可以让百姓肩膀上的担子减少一些,后者则可以让百姓意识到,他们的子孙后代一样有求学上进的机会。”

但张玄之话锋一转:

“若蜀中这边持续轻徭薄税,那么此次军费的开销,只是依靠搜剿蜀中世家,恐怕入不敷出······蜀中战乱多年,此地世家恐怕也没有其余地方那么富足,所以最后还会是关中来承担这些支出。

现在关中还需要保证河洛、河北等地的用兵,新政的推行、商贸的繁荣,其实也不过就是最近一两年的功夫,属下担心若是这样压榨关中,会让新政在这两年取得的成就付之东流。”

换而言之,想要博取蜀中的人心,那么就要“苦一苦”关中百姓,而关中百姓们心里自然就会不平衡。

最早拥护都督的是他们,一直以来无条件支持关中新政的也是他们,为什么最后吃苦受累的还要是他们呢?

因而张玄之不得不提醒杜英,如果真的要在关中和巴蜀百姓之间做出取舍的话,那肯定还是要优先保证关中百姓的权益。

这才是都督府的基本盘所在。

杜英摇了摇头:

“现在关中新政的重要举措,通过报纸的宣扬,天下皆知,余又如何能对巴蜀差异对待呢?

与人恩惠难,但是与人结怨却很容易,余不能因为轻徭薄税这一件事就得罪蜀中百姓。

至于关中财政那边,也尽可能的不让百姓承担太多的损失。而应该如何做,这是留守都督府的人应该考虑的,开源节流,想要在一个没有战乱、一切都和平发展的地方掏出来钱财,有的是办法。

尔等随军南下的官吏,则应该着重于想一想如何珍惜时间、从世家的手中把人心抢过来。

留给我们的时间不会很多,一旦察觉到我们步步蚕食的策略之后,世家肯定也会针锋相对的采取措施,无论是尽可能驱赶百姓、隔绝双方之间的来往,还是想办法也把相同的政策推行下去,都会导致之后我们的工作很难做。”

张玄之却微笑着说道:

“至少有一件事都督还是可以宽心的,关中新政所能做到的,不见得世家就能够做到。关中新政做不到的,世家就更不可能做到。

因此相同的政策,让世家学去了,也只是邯郸学步罢了。”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