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百三十五章 马服君的归来(2/3)

目光还是放在了魏国的身上。

这一天,赵括坐在马车,马车正沿着道路缓缓前进,此时已经快要入冬,天气格外的寒冷,赵括穿的也是算是比较厚实的,如今,是赵傅在为他驾车,赵傅的话不如戈那么多,路途也就显得更加的枯燥,可是赵括却有些享受这样的路程,每次在道路上,他总是会看着两旁的耕地,民居,那些辛勤劳作的百姓们。

看着秦国的耕地越来越多,看到那些百姓的脸上也浮现出了笑容,赵括就会觉得很安心。

忽然,远处出现了很多的民众,赵括急忙让赵傅停下了马车,自己起身来眺望,在远处,有一群衣衫褴褛的百姓,正在拖着疲惫的步伐,在道路上麻木的前进着,而在他们的周围,则是有官吏在督促,这些官吏们骑着高头大马,在队伍之中不断的来回奔波,他们大声训斥着面前那些百姓,让他们不断的加快了步伐。

这些人里,有老人,有孩子,也有妇女,他们看起来好像没有了灵魂,整个人就犹如行尸走肉那样,只是不断的前进,眼里看不到半点属于人的光泽。这些人很快就来到了赵括这里,只是,他们并没有去看赵括,只是低着头,不断的赶着路...那些督促着他们的官吏,当然是注意到了赵括,当他们认出赵括的爵位之后,慌忙下了马,来到赵括面前,行礼拜见。

“这些都是什么人啊?”

“他们都是韩人...他们逃到了上党,我们是按着上党郡守李鱼的命令来带着他们迁徙的...”,秦国为了尽快的稳固被他们所攻占的地区,就会施行迁徙,就那里的民众迁徙到关内,让他们成为家臣或者雇农,同时将关内的百姓迁徙到关外,给与他们耕地作为赏赐,如此加深秦国对新占领地区的影响。

赵括皱着眉头,看着面前的这些百姓,他问道:“可是为什么要在冬天进行迁徙呢?这不是逼死这些人吗?”,那官吏苦笑着,摇着头说道:“您不知道啊,在前些年里,韩国,赵国都爆发了蝗灾,受灾非常的严重,韩国的百姓几乎是颗粒无收,纷纷逃亡,逃到了秦国的上党,就是赵国的百姓,也有这样的情况...”

“上党已经没有足够的土地来让他们耕作了,若是留着他们,他们赶不上明年的春种,上党也不可能拿出自己的粮食来救济这些人,只能是让他们尽快的进行开垦,赶上明年的春种,这样才能避免他们继续挨饿,到现在为止,秦国都是在为他们提供粮草,这已经是非常仁义的做法了....”

赵括走下了马车,看着这些呆滞的百姓,他问道:“有多少的百姓啊?”

“我不知道...不过上党就有八万多人,加上太原的,大概是有十几万人吧。”,官吏摇着头,他的官职太小,并不清楚这些事情,赵括走上前来,拦住了一位老者,老者看起来有些害怕,颤抖着不断的行礼,说道:“我的饭量并不大,我吃得并不多...”,赵括握住他的手,认真的说道:“请您不要害怕。”

听到赵括说出韩语,老人一愣,这才低下头来,问道:“贵者,您有什么事情呢?”

赵括看着远处那几乎没有尽头的队伍,这才问道:“韩国的灾情这么的严重嘛??韩王就没有想办法来救济百姓嘛?”,老人摇着头,满脸的泪痕,他感慨道:“神灵所降下的惩罚,即使是上君又能怎么办呢?”,随即老人说起了韩国的灾情,在先前信陵君讨伐秦国的战争里,韩国是联军里损失最为惨重的一个。

因为景阳与蒙骜的正面抵抗发生在韩国,又因为信陵君烧毁民居,掩埋井水,迁徙这里的韩国百姓,使得韩国刚刚有所恢复的国力再次一蹶不振,而战争过去没多久,国内就爆发了蝗灾,使得百姓们颗粒无收,韩国本身就没有什么粮食储备,加上这样的灾害,就变成了一座巨大的坟墓。

无数百姓活活饿死,失去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