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百五十一章:世界野生菌看华夏(1/3)

( ) “谁说不是呢,当时我看到那么大的灵芝,简直不敢相信,还以为是毒蘑菇呢!”

老者想起当时遇到这赤灵芝的情形,笑得是见牙不见眼。

“别的地方不好说,当我们这里的菌子甲天下,有那么巨大的野生赤灵芝,倒也正常。”

当地盛产菌子,并且完全占据菌子的半壁江。

早在明代,《广菌谱》中就记载了119种食用菌,而现代资料统计,滇省野生菌约800种,种类多,分布广,产量大,居全国之首,占了全世界食用菌一半以上,食用菌的三分之二,所以有“世界野生菌看华夏,华夏野生菌看滇省”的说法。

这有赖于当地独特的地理和气候,因地理环境的不同和各地所生长的植被的不同也就带来了野生菌的种类多样化,复杂的地形地貌,多样的森林类型、土壤种类以及独特的立体气候条件,孕育了丰富的野生食用菌资源,

娇贵的菌子对生长环境极其挑剔,只生长在海拔2000--4000米,地形地貌复杂的立体气候地,一般生长于云南松、高山松、占风松等针叶林和混交林地带,单身至群生。

野生菌生长受到气温、日照、地势、周期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并且不同环境下生长的野生菌氨基酸、蛋白质等有效成分含量不同,铜、锌等微量元素的种类与含量也不同,阳光、水分、土壤各个条件稍有不顺,就会引起菌子的小脾气,当地山林地形和茂盛的植被,以及印度洋季风带来的清凉夏季降水都给了菌子优渥的生长环境。

“说到菌子,恰巧今天采了些,今晚给你们做一道菌子羹。”

老者说着,将在一旁十字木架上放置的竹篾篮子拿起,半篮子都是五颜六色的新鲜菌类,一看就是采摘的时间不久。

“您老费心了!”

王会长看着篮子中的菌类,咽了下口水。

这可是真正的野生食用菌啊,有钱都未必能买着。

今天错有错着,有口福了!

野生食用菌之所以食材受大众欢迎,原因无非有二:一是味美,二是营养,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滇省菌子,在这两方面都无可挑剔。

野生食用菌生长在林区,生长的环境受污染少或有的地方生长环境几乎没有受到任何的外界污染,因此天然的大型野生食用菌是绿色食品,营养价值很高,氨基酸含量丰富和脂肪含量极低、还含有真菌多糖,是维生素及微量元素较多的保健食品,另外一些菌子含有丰富的矿物质,是补充矿物质元素的一个绝佳来源。

它是味觉之王,重在一个“鲜”,菌子中的鲜味主要来源于其体内的氨基酸,例如谷氨酸、鸟苷酸,前者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它是平常吃的味精的主要成分,不过菌子的香气倒是特别的化合物引起的,比如香菇中的含硫化合物,松茸中的苯甲醇,具有浓郁的杏仁香味。

古籍《临海水土异物志》有语:宁负千石粟,不负猴头菇;袁枚老爷子则说“置于各菜中,俱能助鲜”。

因此想吃得上质量好、新鲜、稀有的菌子不是件容易的事,市场上在售的大部分是经过晾晒、烘焙的干菌子,虽然顶着“菌子”的名号,但是菌菇干制或罐装加工放大了其中的硫化物、烯醇类等物质,这两大类物质有些带有肉味、坚果味、甜味,但也掺杂了霉味、青草味、肥皂水味,几种怪味混杂,怎么也跟菌子的“鲜”挂不上钩。

王会长看着蓝子中这些新鲜的菌子嫩骨朵,想象着等下经过简单的烹饪后,带着松木的清香,一口咬下去,似肉的柔软细密,又带有鲜蔬的馥郁香气......忍不住口水都流了出来。

在别的地方,提及野生菌,最有名的是无非是松茸和松露两种,前者纵横东瀛,后者名誉法兰西,俨然成为滇省野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