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百三十五章:接骨斗榫(2/3)

要知道现在就算是成人,拎起来一桶桶装水都费劲。

“真有那么厉害!”

陈松缓缓道:“纣王托梁换柱,项羽力扛千斤鼎,张良与大力气博浪沙扔六十斤重的大铁锤砸秦始皇行刺,至于手格猛兽的记载,更是比比皆是。”

李依问道:“这些不都是故意夸大的吗?”

“当然不是,你们可以查一下古代的武举。”

陈松缓缓道:“清代的武举是历代要求最低的,第一项是拉硬弓,弓分三种,分别是猎弓、战弓和力弓。考试时候测试拉力弓,分为十二力、十力、八力三号,另备有十二力以上的出号弓,一力大概12公斤,开八力弓需要47公斤的力,开十二力需要70公斤的力,应试者弓号自选,限拉三次,每次以拉满为准,全部拉满才算合格,但没有人选低力号弓,最低也要拉十二力的弓。”

“技勇的第二项是舞大刀,刀有80斤、100斤和120斤三种,考试人抓刀先耍一个左右闯刀过顶,再接一个前后胸舞花,必须一次完成。”

“第三项是拿石担子,考场上有专为考试而备的石块,长方型,两边各有可以用手指头抠住的地方,石块分200斤、250斤、300斤以及300斤以上的超级石担子,考试人自选重量,要求将石担提到胸腹之间的高度,再借助腰腹力量将石担底部左右各翻露一次,叫做献印,一次完成为合格。”

听到陈松的话,李依身后一个女生仿佛想起了什么,激动道:“我之前去京城旅游,还真看到博物馆里面有这个清代武举的介绍,和陈松哥哥说的是一模一样啊!”

“估计是古代没有任何机械代力,均需人工搬动重物,另外还有很多人用石磨、石斧等等重物练武防身,所以古人确实比现代人力气大吧,现在哪还能找到这种人。”

众人一脸的感叹之色。

“还有很多的,我就见过不少普通人有这样的力气,能将两三百斤的石头抛来抛去。”

陈松不由想起了格山格海他们,矿区已经战火纷飞,也不知道他们现在怎样了。

“这还是普通人?!”

众人直接被陈松的话镇住了。

“是的,都是一群为了生活的普通人。”

陈松有些伤感地叹了口气。

”这感觉太难了!”

看到陈松心情有些不悦,李依急忙岔开话题。

“正常,人习惯了用胳膊,身上发力的地方就少,这是人体的代偿效应,一个喜欢搬搬抬抬的人,你忽然让他去切菜,他就会觉得很别扭,因为不是一个劲。人就是这样,端着不痛快,挑着痛快,两个人搭手,你看他放松,还让你加劲,实际上他的背紧崩得钢板似的,别看打得轻松,其实后背雄强得很。”

李依和李宇泰两人回想了下,平常用力还真如陈松说的这样,一旦用力养成一种习惯的确一时半会是难以纠正。

李宇泰有些兴奋地问道:“既然那么难练,练成了是不是很厉害?”

“当然,背上有东西的,二三个人都不是对手。”

看到众人满脸疑惑地看着自己,陈松继续道:“手和腿快的人,不一定身上就快,武术叫‘掉个儿’,人的敏捷看的是他背部好不好使,也就是转身的灵敏度,慢的大多是源于背不正,也就是最明显的破绽,所以有人是专门抢背,功夫没上背的人都属于大破绽,不然也不会有端身竖脊大旗立,阔背填海功力雄这个说法了。”

李依有些兴奋道:“看来以后要重点练习你说的这个填海了。”

“填海是可以的,很多人专门就练这个,前提是颈椎和胸椎,位置要正确,否则,一旦填海,领不住上面,必然变成猫腰儿,同样荒废了脊柱。”

陈松有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