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卷:翡翠原石之旅 第一百三十七章:武侠与江湖(2/3)

,完美的化身,从战争的方式、社会的变迁、历史、军事等方面来看刀,它是杀戮和保家卫国的代表,和武侠其实并没有直接的关联,因为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说明兵器的先进程度,往往是决定一个国家的强盛与否。”

吴双的话令陈松的心中掀起了滔天巨浪,他神色骇然地看着吴双。

这番理论完全和自己从小听到的是截然相反的,但又隐隐觉得吴双说得很对。

吴双叹道:“自古侠以武犯禁,人一旦有了比别人强的武力值,就会有些品德低劣之人不断去试探道德底线和法律底线,严重影响到普通人的生活,甚至是带去灾难。”

陈松好奇地问道:“那吴大哥您认为武侠应该是什么?”

吴双沉吟了下,道:“我觉得应该是像荆轲那样的!”

“荆轲?”

陈松不解地问道:“为什么?”

“他在行刺秦王的时候,无论成功与否,都是逃不了的,最重要,他不是为了自己。”

吴双一脸赞叹道:“只有这种为了人情或者一个义字赴汤蹈火,千里驰援,甚至是以性命相托,只求付出,不求回报,更没有利益上的纠葛的行为才是真正的侠之大义!”

陈松顿时沉默起来。

自古武者多如牛毛,比荆轲更厉害的也大有人在,但真正高风亮节,重情重义的又有多少?

更多的却是宛如流氓地痞般,四处游荡,目无法纪,惹是生非,甚至因为一个不顺眼或者根本不需要理由就能大打出手。

良久,陈松才苦笑道:“也许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像荆轲这样,所以才会叫江湖吧!”

“哈哈哈,江湖江湖,鱼龙混杂…….的确如此!”

吴双激动地拍了拍陈松的肩膀,笑道:“我现在是没办法了,这一大群人跟着我吃饭,如果哪天有机会,一定跟你们一样,做一个不事生产,路见不平,行侠仗义,快意恩仇的江湖中人!”

陈松无语地看着吴双。

什么叫不事生产啊!

“这些武器可是花费了我不少功夫才收集到的,就是不知道怎样。”

吴双说着从一个架子上拿过一把刀递给陈松道:“像这把刀,我当时可是花费了二十万华夏币!”

“那么贵?”

陈松好奇地接过观看起来。

这把通体锈迹斑斑的刀,全长为七十厘米左右,小镡,刀身平直,为切刃,刀茎狭过刀身,前宽后窄,尾部开孔。

辨认了好一会,陈松才惊疑地问道:“这是唐横刀的刀条?”

身为武者,从小就必须熟悉各类武器,哪怕没练过也要认识,唐刀汉剑,这两者可以说代表着兵器制造的巅峰!

刚才因为这刀条满布锈,局部又被锈蚀得出现了缺口,加上没有装具,还真差点没认出来。

“哈哈,好眼力!”

吴双赞道:“我给好多人看过,他们要么说是短剑,要么说是倭刀,你倒是认出了!”

“这刃又不是弯的,怎么能说是倭刀,说起来它才是倭刀的祖宗。”

陈松有些哭笑不得。

这唐横刀是直刃,倭刀是弯刃,这两者一眼就能区分。

吴双点头道:“谁说不是呢!”

倭刀是仿造唐横刀,又因技术不达标而产生的。

起因是唐朝公元663年8月27日至8月28日,唐朝、新罗联军与倭国、百济联军爆发的白江口之战。

当时倭军参战人数四万两千,投入战船一千余艘,而唐军的兵力是一万三千人,战船是一百七十艘。

唐军装备有先进唐横刀和明光铠,倭军当时国家没有自主的先进锻造技术,用的还是四处学习仿制的汉传带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