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五百二十五章 随遇而安(2/3)



如果占领一个国家那么容易,蒙古帝国也就不会这么快灭亡了,想要接收一个完整且较为稳定的高丽,那么就需要高丽世家的配合,他们才能真正代表民心。

等人都下去了,朱标站起身打着哈欠伸了个大大的懒腰,筋骨噼里啪啦的响了起来,大步走出武英殿,本准备去谨身殿,结果刚过武楼隔着挺远就看见胡惟庸几人急匆匆的背影,估计是被老朱传召过去商讨政务了。

这时候去也没意思,自己的东宫又回不去了,朱标只能挠挠头转身去找自己三个臭弟弟,别看都要入冬了,哥三个还在宫中开田预备开春的耕种呢。

甚至已经下令了,这田亩明年还要给朝廷交田税,往后历年都要如此,等后面的皇子长大了也都要亲身春耕秋收一次,体会民生之艰。

刚准备过去,就听见后面传来的声音:“太子爷留步,圣上有口谕!”

朱标驻足停步转身看着谨身殿伺候的太监急匆匆的赶过来,等他到了跟前朱标朝着谨身殿躬身行礼:“请圣躬安!”

那太监侧身站定开口道:“圣躬安,归义侯明升上奏有礼献上,让太子先去替咱看看吧。”

言毕那名太监笔挺的腰杆瞬间弯了下来:“启禀太子爷,归义侯的礼物应该是上等水西马,圣上已命人领归义候到御马监处了。”

朱标点点头道:“本宫知晓了,圣上一会儿也会过去?”

“奴婢不敢妄加揣测天意,请殿下恕罪。”

朱标闻言也不意外,老朱不相信太监,对太监的管束颇为严厉,导致宫中太监各个小心谨慎,收个几两银子都战战兢兢。

言毕朱标就朝着御马监走去,离武英殿倒也不远,安置的马匹除了皇帝以及几位皇子的坐骑外,基本就是藩属国上贡皇帝的御马,都是让勋贵武将们口水直流的极品,非是银钱可能得的。

明升入京也有段时间了,一直以来谨小慎微,基本就没出过归义侯府,这次突然献礼不只是打得什么主意。

其实无论是老朱还是朱标,都对明升印象不错,夏国未灭之前他与大明往来的国书就很恭敬,还曾赠送给大明不少珍贵木材。

朱标除了在受降仪式上见过他外,也就只在大朝会上瞧过他几眼,文文弱弱的性子,确实没有一国之君的气魄,只能说是被其母彭氏教养废了,不过在如今这个时局反倒是好事了。

马皇后也特意接见过那位彭太后,俩人经历倒也相似,都是跟随红巾军出身的丈夫南征北战,一个曾为明夏摄政太后,一个现为大明皇后。

估计这次献礼也是彭氏的主义了,毕竟母子俩寄人篱下,就怕那天没有存在的意义了,被迫暴病身亡。

一路行到御马监,现任归义侯就迎了上来,规规矩矩的大礼参拜,朱标乐呵呵的亲手扶住了他说道:“你我年纪相仿,不必如此拘于礼数。”

明升一袭御赐的蟒龙袍,己身腹有诗书气自华,加上到底做过几年大夏皇帝,一身的雍容气度倒是比朱标那几个四肢发达的弟弟还强些。

“太子殿下宽怀,圣上更是天恩浩荡,但尊卑体统尚在,微臣不敢逾越。”

“不瞒你说,本宫与你一见如故,只是碍于诸事繁忙一直没有时间去你府中拜访,如今倒是显得有些生疏了。”

周围有几名明家的宗亲陪同,闻言都是欣喜不已,他们以前是王公贵胄,现如今连皇帝都只是一个侯爵,更别说他们了,生怕莫名其妙就被明升陪了葬。

朱标说的话向来诚恳,加上现在掌握了所有主动权,明升这个生于深宫长于妇人之手的少年自然感动不已,眼圈一红都要哭出来了。

本来他就听说过,当初他们还没到京城的时候朝庭有人进言,准备照着孟昶降宋的前例举办受降仪式,还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