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三章大明暗卫零零柒(5/7)

拉伯世界和欧洲各国为了领土、宗教信仰和贸易控制而爆发了激烈地冲突,受大明的影响,欧洲各国包括阿拉伯人的武器比历史上更加的先进,战争的规模以及参与的国家特别多,简直是一场世界大战。

这场冲突的参与者包括拜占庭帝国(信仰基督教的罗马帝国继承者)、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他们复兴了***“圣战”的精神),以及西班牙的信仰天主教的哈布斯堡皇朝。多次爆发大战。受这些因素的影响,欧洲人包括阿拉伯人的购买力下降的很厉害。这就导致了大明对外贸易出现了很大紧缩。大明帝国对这些国家的烂事没有兴趣,只关注自身的发展。根据经验,朱厚炜知道要解决这一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扩大内需。

因此他把目光投向了西北。在西北马上搞工业***显然不合时宜,不但会出现投资时间长,成本回收慢等情况,还会影响其它优势地点的投资。所以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基础设施建设,没有基础设施建设,谈什么工业都是扯蛋。再加上这些年,关中地区的灾后重建的确在某种程度上拉动了内需,大明的经济开始复苏。

朝廷中很多有识之士也意识到了这点,他们突然惊喜的发现经济还有这样的玩法。这也是近几年全国各地大修公路的根本原因,朱厚炜穿越到这个时空也四十多年了,随着蒸汽动力的普及,大明工业化过程平稳的发展了近三十年,无论是朝廷还是民间,积累了大笔的财富,正急需更多的投资项目释放这些资金。

相反的是,由于西北地区人均收入低,土地贫瘠,有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而基础设施建设正是最需要大量劳动力的时候,通过把这些劳动力转化成建筑生产力,即满足了城市建设的需求,也能对这一地区的老百姓进行生活保障,等这些工人,对城市有了依赖,彻底脱离了农业生产,再把他们转变成产业工人那就容易得多了。同时,也可以退耕还林,养护土地。尽量恢复西北的自然环境。

等西北发展起来了,这些农民工就转入城市居民,工人们解决了温饱手中又有余钱以后,在城市生活必然就会转向商品消费,从而拉动商品在社会上的流通,整个经济链条就会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所以说,朱厚炜现在所要考虑的问题不是从那弄钱,而是怎么把社会消费拉动起来,让富裕地方的钱活起来动起来。长安的经济发展起来了,西北的经济就有了动力。长安相当于整个西北地区的火车头,拉动整个西北地区这列火车开动起来。这就如同过去扬州这个长江龙头发展起来了,长江这条经济带也就都活了起来一个道理。

大明帝国一面环海,一面背靠大陆,随着海运的发展,东部南部地区的经济其实不用朝廷操太多的心,只要好好的引导,水到渠成就会发展起来。但西部就不行了,主要还是这里太封闭了,路上的丝绸之路中断了很久。但西部在国防上又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这些年来朱厚炜把发展西部地区做一项基本国策,这也是他不遗余力支援西北的原因。

……

正德三十五年腊月二十,朔风怒号,大雪弥漫。街上人们行色匆匆,肩挑手提的都是年货。巷陌纵横的杭州清河坊摩肩擦踵,人声鼎沸,好一派热闹的景象。商气人气把飞雪作践得一塌糊涂。长长的水泥街面上只有黑湿通连,绵延迤逶。密密匝匝的屋宇,在迷蒙混沌之中独持一份本原,独存一种灵秀,以其厚实、平明、普通,向不可一世的飞雪挑战。

街边的小巷深处,“砰!……嘭!……”爆竹冲天而起,孩子们仰头拍手,雀跃欢呼。弄堂的井边,各家的主妇们喜气洋洋洗刷着锅盆碗盘、鸡鸭鱼肉,一个个谈笑风生,俚语嘟哝。炒货店门口,大炒锅在“沙啦啦”地翻炒着花生、瓜子、山核桃一类干果,叫卖声在鼎沸的人声中显得特别悦耳,充满独特的杭州韵味:“快来呃……炒花生、瓜子、山核桃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