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八十二章 歪理(2/3)

言道,“的确如此,江汉的事情还远未结束,襄阳还有胡人兵马没有肃清,大局为重。”

崔子义接着道,“襄阳已经是瓮中之鳖,江南的事大人可知道,华夏军也应该想些办法啊。”

陈霸蛟道,“江南太惨了。”

万军知道明末时,胡人在江南剃发易服,杀了许多人,江南之风虽然温婉,不过在民族大义上,却是十分刚烈,对胡人剃发易服最是反对。

想起来胡人在江南诸多的屠城之举,万军不禁问道,“胡人为了剃发易服,迫害杀戮各地汉人,江南最是惨烈,如今可有什么消息?”

崔子义叹了一口气,“胡人是铁了心要绝我华夏衣冠啊,凡是反对剃发易服的汉民都被杀了,有‘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之说,听闻嘉定城被胡人先后屠戮三次。”

历史上满清贵族希望通过剃发易服来打击、摧垮广大汉族人民,尤其是上层人士的民族精神,保持不被汉族同化,因此把剃发易服作为国策,凡是反抗的军民都用血腥恐怖的手段进行镇压。

满清剃发易服令下达之后,汉人不愿意放弃本民族的服饰和发式,纷纷反抗清朝的统治。

后来的历史表明,满族统治者的这一措施基本达到了预期效果,汉人逐渐淡忘本民族服饰,习惯了满族的发式和服装。

辛亥革命之时,革命军剪掉辫发,许多人汉人痛哭流涕,如丧考妣。

然而算下来,时间不过前后短短两百年。

在原来的时间线上,二十一世纪时中国的年轻人穿汉族服饰出门时,还会被人认成日本人或者韩国人,汉族人已经彻底忘记汉服是汉族的民族服饰。

崔子义见万军陷入沉思,忍不住道,“天下的苍生在流血,江南在尸山血海之中,大人可有什么计划?”

计划,打赢武昌之战后,万军最想要的就是给自己三个月的时间,把吞下来的这些资源全部消化掉,转变成华夏军的战斗力。

可是如今华夏军整训计划,几乎是刚刚制定一个计划,全部尚未开始。

各处百姓受了兵灾,也需要尽快揖抚流亡,对人口进行编户造册,动作快一些还能赶上最后的夏种时间,否则颗粒无收的百姓,这个冬天又会饿死许多人。

“江南之事能等三个月么?”

陈霸蛟急道,“怕是等不了,江南的血怕是不要一个月就流干了。”

崔子义知道万军所想之事,叹道,“有心无力啊,我们刚经历一场大战,如今地盘扩大数倍,降兵和招募的乡勇义兵都需要消化,如何能救啊。”

万军对陈霸蛟道,“你立刻传令张午阳,暂缓攻取关中,要他迅速领兵下江南。”

陈霸蛟有些不可思议,很快转为欣喜,“大人要救江南。”

崔子义听了走到万军身前,鞠了一躬正色道,“福生无量天尊,上天有好生之德,大人才真是心怀天下苍生,我自愧不如。”

万军道,“清兵下江南大概有十万人,阿济格部如今也在江南,再加上投降的左梦庚、刘泽清之辈,兵马足有六十万以上。”

陈霸蛟道,“能应战的应该没这么多,据说山东和许多地方有汉民反对剃发,胡人派出不少兵马去镇压。”

万军道,“的确,如今胡人遍地烽火,虽然四处牵制,但是南京多铎手下起码还有二十万兵,我军在武昌一带能调动的只有两个师,两万多人。”

崔子义道,“看来岂不是只能祈祷我们的士兵能够以一当十?”

万军想了想道,“那就这样吧,传令由李文龙在蓝田至商州府牧户关一带防守,张午阳率商州府所有兵力南下和陈新民会师,与我部兵马在庐州会合,一同进攻南京。”

“另外传令襄阳,何初一即刻率兵马南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