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一百一十二 坐失良机 下(2/3)

去,宫里没有任何消息,边关倒是传来八百里加急。奏报说:辽兵已经在河间府外屯兵驻扎,并且射鬼箭宣告出师。可皇上依旧是不表态。

八王急了,找了寇准来南清宫商议对策。寇准倒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就算皇上一时圣意难抉,现在的布防也能缓上一缓。”

紫冰惊讶道:“你已经布防了?”

“身为宰相,职责所在。凡事操心得操到前头。”寇准微微有得意之色,“从你让呼延王爷去视察中牟的屯兵开始,我已经从边关到京城布了三道防线。”

八王对寇准办事历来放心,笑道:“你还真是鬼见愁。不声不响地……难怪这么稳当。”

紫冰问:“寇伯伯布的哪三道防线?”

“这是朝廷机密,就不能告诉你了。”

紫冰也只得点点头,问道:“从河间府到京城一马平川。如果皇上迟迟不发命令抵抗,辽军岂不是可以长驱直入?那三道防线又能缓上多久?”

“就算辽兵屡战屡胜,照常理算,三道防线打下来也得个把月。”

虽听寇准说的很有把握,八王也还是担忧:“个把月用来备战还说得过去。要是皇上迟迟不下令,怕是也经不住耗。”

“王爷放心,我自有激将法。”

寇准把所有的奏报都扣下来不上报,等攒了一大摞才抱着亲自给皇上送去。目的就是为了让皇上看看,战事已经紧急到不得不出兵的地步。

只是在皇帝闭关的几天里,王钦常侍奉左右,他建议皇帝逃往南方。皇上颇为心动。见到一道比一道急于星火的奏报,皇上没来得及怪罪寇准不及时上报,就丧气地往蒲团上一坐:“完了……传令,传令,起驾去金陵暂避。”

寇准俯身捡起皇上手中滑落的奏章,躬身拜道:“皇上,你不能逃跑。如果你跑了,京城一定守不住。”

“朕只是暂避……”

“皇上!”寇准直起身,指着北方说,“现在轮戍守边的将士,他们的家眷都在汴梁。你跑了,就等于把他们的家眷都扔了。他们还会守边吗?辽国萧太后亲自督战,皇上,你得亲征。”

皇上默然了片刻,念叨:“亲征,亲征,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皇上,退一步,就没有路了。”

皇上又思绪了一时,似乎也没有更好地办法,含糊地说:“寇爱卿,你去安排相关事宜吧。”

寇准比皇上在政治上成熟的多,他自然明白这种暧昧的态度。于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地传达:皇上下令安排亲征事宜。皇上下令,宰相传话,亲征的事就算是板上钉钉了。兵部、户部等相关部门也都按部就班地开始备战。

皇上见此情形,有些后悔,说自己要想想作战方案。躲在宫里一想又是几天,连寇准八王等也不见了。

八王开始忐忑起来:“战事不等人,皇上一味回避,这……还得想办法探探圣心才是。”

紫冰道:“你这么一说,我倒是想起之前惟吉说过:也许得去问问他妹妹。我当时没在意,现在想想或许是暗示。”

八王自嘲道:“没想到竟然真得去求潘太妃。”

宫里潘太妃知道八王来意,自是高兴:“王爷,我说过,咱们并非是对头。你放心吧,你想要的消息过几天就会有了。”

八王道:“本王答应的,自然会兑现。”

“王爷已经兑现了。没有比这更好的机会了。”

八王摸不透她的心思,又没有旁的办法,也就姑且相信她。

八王、寇准等还在担心皇帝一心主和,皇上公然宣布:御驾亲征!这是众臣始料不及的。

原是潘太妃闲来无事在宫中找刘贵人聊天,感叹起自己的境遇尴尬:“刘贵人,说起来不怕你笑话。我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