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245 孙坚的正野史姊妹夫人(2/2)

避其扰”,行不行呢?

也只好这么解释了,谁还能怎么解释?解释出来我听听。

尤其是后来孙坚的行为,更能为这种解释的合理性做注:孙坚“打入吴门”,孙坚闹了起来,到丈人家闹事了。

至于为什么闹事,怎么闹的事,野史未能言明,奇怪的是,不了了之了,接下去,吴夫人的妹妹就嫁给了孙坚。

这里,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孙坚找上门去,闹将起来,吴夫人的妹妹知道孙坚为什么闹——早在他姐姐回去,她就知道姐姐为什么回去了——知道为什么回去,当然知道姐夫为什么闹了,小姨子就挺身而出,插着腰对她姐夫说,“大姐夫,你别闹了!不就那么点儿事吗?我跟你,还不成吗?”

孙坚立马止住驴劲儿,睁大了眼睛问小姨子,说,“真的?”

小姨子说,“多大点儿事呀,还真的假的。”

于是,小姨子就成为了吴二夫人。

…… ……

综合正野史,吴夫人共为孙坚生下了三个儿子一个女儿:熹平四年(公元175年)生长子孙策;光和五年(182年)生次子孙权;光和七年或中平元年(184年)生三子孙翊。还生了一个女儿,叫什么,不知道,排行第几,不知道,打死我也不说。

吴二夫人嫁给了孙坚之后,直到184年以后,才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儿子就是孙坚的四子孙匡(生年不详,早卒,死时二十余岁)。五子孙朗。

《江表传》中记载,吴黄武元年(222年),曹休出兵洞口,吕范率军抵御。当时孙朗是定武中郎将从征,违反吕范的命令而放火,烧损茅芒,因此,军用不足。按军法本当处死,因他的宗亲身份被吕范交付孙权处理。被孙权禁锢终身。女儿,就是后来嫁给刘备的孙夫人。

时任长沙郡(治所在今湖南省长沙市)太守的孙坚起兵响应讨伐董卓的关东联军,将家搬到庐江郡舒县(今安徽省庐江县西南),吴夫人母子们随行。

191年,孙坚因攻打荆州牧刘表而被刘表的部下黄祖杀死,长子孙策继承父业。

孙策的舅舅、也就是吴太夫人的弟弟吴景,当时任丹杨郡(治所在宛陵县,今安徽省宣城市)太守,但未到任,留在吴郡曲阿县(今江苏省丹阳市),于是孙策用船载着母亲前往曲阿与舅舅会合,也将父亲孙坚暂时葬在曲阿。

后来在孙策征讨江东各地的过程中,吴太夫人从曲阿迁往历阳县(今安徽省和县),又迁往阜陵县(今安徽省全椒县附近)。孙策征服江东吴郡(治所在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会稽郡(治所在山阴县,今浙江省绍兴市)等地后,驻扎在江东的中心城市吴郡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吴太夫人也因此回到了故乡。

200年,孙策遇刺身亡,吴太夫人又辅佐年轻的孙权。建安七年(202年),吴太夫人去世。临终前,召见张昭、董袭等人,嘱托后事。

吴太夫人去世后,与夫君孙坚合葬,两人的合葬墓位于今苏州盘门外青旸地,俗称“孙王坟”,孙权称帝后改“墓”为“陵”,号“高陵”。而吴太夫人的长子孙策的墓也在附近,俗称“孙将军坟”。

黄武八年夏四月十三丙申日(公元229年5月23日),孙权自立为皇帝,建立吴国,追尊父亲孙坚为武烈皇帝,同时追尊母亲吴太夫人为武烈皇后。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