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169 补棋大将曹仁 下(2/3)

是曹仁没有听从蒋济的良言。

吴方主帅朱桓,亲自抵御曹泰,并派遣将军严圭攻击常雕等人。

到了三月份此战结果为,朱桓大破曹泰,随后又大破常雕,导致常雕被斩,王双被生擒。其中,魏军的常雕一路,仅临阵战死的将士(不含伤者,以及重伤不治的死者)就高达千余人,只好撤退。

曹仁吃了败仗不久后,便逝世,时年五十六岁,谥为忠侯。

曹仁死的时候,刘姓女人就在他的旁侧,死后,刘姓女人没有回到曹仁府,行迹不知所终。

青龙元年(233年)五月壬申日,曹仁与夏侯惇(dūn)、程昱因功而受到曹叡在曹操庙庭祭祀的礼遇。

…………

曹仁在曹魏阵营里是这么一员将领:他永远不在正面战场,却总是默默地为正面战场提供安全保障,减少意外风险。

他是曹操的战略清道夫、布局大保镖、曹军每战必买的太平洋保险,是围棋里的一手补棋。要知道,补棋这种事,很少石破天惊,不显山露水,不激动人心,但却是裨补阙漏的重要手段,绝对必要。

他的作用不在于做出了什么事,而在于防止什么事的发生,将隐患压灭于未然。曹仁不能确保胜利,但却可保证曹操的棋形在最坏的情况也不致崩盘。

…………

曹操打陶谦的时候,曹仁别领一路,负责钳制陶谦的大将吕由,一路袭破诸县,夹击彭城,给主力制造机会。

要知道,曹操打完彭城以后,战场形势一片大好,但他没粮食了,只能退兵。可见曹军当时也已经接近极限,如果没有曹仁扫平诸县,万一哪路出点妖蛾子,迟滞了曹军退兵,说不定胜败之势就会逆转。

曹操去濮阳打吕布的时候,曹仁别领一路负责攻打句阳的刘何。

句阳在濮阳东南,鄄城正南。

事实证明,这一手棋补得非常及时,曹操打不动吕布,还有鄄城可以退回。试想若曹仁没灭掉刘何这个隐患,很可能刘何会趁曹军主力扑向濮阳时偷袭鄄城,曹军退回来将无立足之地。

曹操打张绣的时候,曹仁负责别徇旁县,充当战略预备队。当曹操作战不利时,他及时补位,避免崩溃。

曹操打袁绍的时候,曹仁在南边把刘备、韩荀打得屁滚尿流,确保大后方和粮道的安定,让曹操可以专注于官渡。

曹操打马超的时候,曹仁别领一路,把响应马超的田银直接按死,让曹操可以专注于潼关。若无曹仁偏师策应,变数恐怕就要大大增加了。

赤壁新败,联军势大,曹仁守江陵,让周瑜无功而返。

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吓得曹操都要迁都,曹仁捍守樊城,抵死不退,为策动江东的外交手段以及调遣徐晃兵团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两次守城,曹仁都处于战略形势十分恶劣的环境,资源也少,他的任务不是摧营拔寨斩将破阵,而是维持战线不堕,让主力赢得调整机会。

有人觉得曹仁很窝囊,那是因为曹操对曹仁的职业定位,不是人窝囊,是活儿窝囊。曹仁就像是扫大街的清洁工,怎么努力打扫,行人都不觉得多好,但他一旦不扫,就立刻看出来没他不行了。

所以说,身在什么职位并不重要,只要你可以为自己的老板争取到利益,那你就会成为老板眼中的红人。曹仁就是做到了这一点,所以他一路青云直上。

在公司里,你可能就是一手补棋,不见惊天动地的功绩,但,不等于老板不重视你。

功绩重要,还是被老板重视重要?

这一点,你要想清楚。

…………

曹魏21著名文官武将的最后一位,是夏侯和。

夏侯和,生卒年不详,字义权,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