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655章 这是门技术活(2/3)

点头,开始整理着思绪。

陈锋之也开始一脸认真的准备着。

李怀当年的成绩并不算好,在他们那一届基本上属于吊车尾的存在。

能够考入洛阳书院,完全是因为占了专业的光。

地质探测这个专业基本上没什么人报,毕竟是冷门专业,而且前景也不好。

虽然能混个官职,但谁又想每天去矿上干活的?

要么就是去荒郊野外的?

同样的都是几年努力,同样都是洛阳书院,凭什么有人能坐在庙堂之上,他们却只能在荒郊野外的到处乱跑?

而且未来前途也不如那些人?

所以,冷门专业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是存在的。

李怀成绩不行,又不想复读,毕竟家里面支撑不起这个开销。

所以便听从了老师的建议,找一个冷门专业报考,说不定有机会考进去。

于是,李怀果真考了进来。

通过四年的苦读,整个人变黑了,毕业之后,通过科举,成功的进入了工部。

然后被分配到了洛阳郊外的煤矿进行基础探测。

“这探矿的第一步,就是认真,心细,很多东西都隐藏在暗中,若是不够心细的话,有可能会错过很多重要信息的。”

“接下来最重要的,便是学会看土,记住各种各样土的模样。”

“这挖开过的回填土,跟没有挖开过的土层是不一样的,单从外表上来看的话,回填土土质疏松一些,而且颜色略浅。”

“没有挖开过的土层,土质坚硬,密度较大,除了通过眼睛来观察以外,在打洞的时候,有经验的老师傅这一铲子砸下去,基本上心里面就有数了。”

“而没有挖开过的土层,深度不同,颜色也是不同的,像是煤矿这种就比较好认了,带出来就能一眼看到,黑乎乎的一大片,除非你不认识煤。”

“但也不是没有例外,第一步是探测,探测到下面有矿之后,就是近一步的探测。”

“首先要在这个位置上继续往下打,打一个更深的洞,要探出来这个矿往下到底有多深。”

“曾经我们勘探届就闹出过一个笑话,因为没有经验,刚使用洛阳铲不久,很快在地下十米左右的位置探到了煤矿,简单的探测了一下范围,面积还挺大的,于是就开始组织开采了。”

“结果费尽心机挖了一个十米的大坑,开采了不到半米的深度就没有煤了,也就是说,这一片的煤层只有不到半米,而为了开采这些,要把覆盖在上面的十米土层给挖开。”

“开采出来的煤就算全都卖了高价,都还不够挖土的工钱呢。”

“经过这一次之后,后来在探测的时候,就要先探一下深度,确定这个矿有没有开采的价值。”

“除了这些以外,地下还是有水的,通过对挖出来的煤进行判断地下水位怎么样,有些地方虽然有煤,深浅也合适,但地下水太丰富了,这种矿根本就没办法开采,强行挖开的话,好不容易清理完了,第二天早上起来又是满坑的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