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45章 公子千万别对我好啊(2/3)

让所有人意识到,王不饿不是说说而已的。

也不是分配过后就不管不问的,有没有人去告密,这个谁也不敢肯定,但李家是真的完了,而先前分配给他们的耕地,也真正的到了他们的手中。

李家三百四十一口,在一个集中的时间段内,脑袋接连落地。

不论男女老幼,而为了震慑那些还在观望的豪强。

解决完这里之后,宋轶便下令,将李家几个出嫁的女人也给抓了回来一并就地正法。

之所以选择这几个,完全是因为这几个在夫家的地位没那么低下,还算是能说的上话。

虽然很残忍,也可能会得罪另外一批不相干的人,但若是能用一个李家来震慑天下豪强,这么做显然是值得的。

而在这件事情之后,王不饿的威名这才真正的在百姓中间传播开来。

以往传播的只是王不饿如何如何的神通广大,打仗有多么的厉害,运筹帷幄,总是能决胜于千里之外。

又比如王不饿对手下将士的体谅,****什么的。

但是现在,当百姓在谈论起王不饿的时候,神色中渐渐的多了一丝恐惧,这是真的敢杀,动不动就满门抄斩,动不动就夷三族的。

虽然目前杀的都是一些豪强……

但是这种威慑力,已经渐渐的在百姓心中建立了起来。

与此同时!

王不饿在三千亲兵的保护下,悄然无声的离开了荥阳。

头铁一点的韩举等人,曲线救国的李氏一族,软的硬的都被干掉了。

王不饿并不觉得,荥阳这里的其他豪强,还会有胆子继续这么干。

临走之前,王不饿吩咐斥候加强对豪强的安置宣传,要让他们自己主动的去做出选择。

是要耕地?

还是要贵族?

选择很简单,结局却南辕北辙。

“公子,您若是再不回来,我都还觉得您打算把荥阳豪强杀光了呢!”见到王不饿,张良老远的便迎了上来,笑着打趣道。

“总是要杀一些的,不然晚上他们睡不好,本公子这是为他们好!”王不饿瞥了眼张良。

张良:‘……’

为他们好就要杀了他们?

就要满门抄斩?

就要夷三族?

这个好像有点好的过份了吧?

还好早些年自己把家里的地都给卖了,不然还不知道王不饿会不会也想对自己好一下了呢……

张良猛的摇了摇头,将这些不切实际的想法抛开。

“公子,咱们还是商议一下国号吧,这也没几天了……”

感谢一纸旧情书的打赏支持!有人问秦一亩到底有多大,一个人四十亩能不能忙的过来,这里我解释一下,首先,不能把秦朝和现代的亩数混为一谈,思来想去,还是决定从数据方面来解释这个问题,大家看着会比较清晰一些。现代一亩地是666.6666666平米,而秦代商鞅以前,一亩地的大小是长一百步,宽一步,改革后是长二百四十步,宽一步。根据出土的商鞅方升测算,秦时期的一亩,大概相当于现代的0.2907亩,也就是三分之一不到,大约193.14平米,所以四十亩相当于现代的十亩多一点。另外最重要的一点大家可能忽略了,古代的地跟现代的地不一样,再肥的地也架不住年年耕种,所以按照书中剧情分配的话,按照常理,每四十亩地一年至少有十亩是要轮着休耕的。关于剧情,我已经尽可能的让其相对合理一些了,至于那些没考虑到的,被大家认为不合理的地方,能接受的可以接着看,接受不了的就提出来,后面我去一点点的更改,毕竟我只是个写小说的,又不是制定政策的人,不可能像那些专业人一样考虑的那么周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