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142章 我真不是忽悠(2/2)

设立巡查官来巡视耕地情况,若是有人暗度陈仓,百姓可向巡查官禀明情况,查实之后,一律严惩不贷。”

“巡查官能靠的住吗?”一个年轻小伙突然问道。

王不饿笑了笑:“当然靠的住,巡查官不会是本郡人,巡查官出行,会带着禁卫,巡查官不归任何官员管辖,本公子亲自管理他们。”

当然,斥候这种事情,王不饿当然是不会说出去的。

没办法说啊,总不能说,你们当中,有两个是本公子的斥候?

这要是说出去了,以后斥候的日子还咋过?

陈铁山当时可是充分完成了自己交代的任务,对于斥候的发展,一定要普通,寻常,深入基层。

每个村子安置二到五名斥候不等,相互之间不准有任何的接触。

这也就导致了每个月的每个时间段,斥候队长就需要到不同的地方去挨个见斥候。

除此之外,设立的联络点也要安排人每日两巡查,一旦有斥候发出讯号,就要立即见面。

所以,有人敢玩花活,根本就不需要百姓自己去举报,斥候分分钟就能给他们捅上去。

百姓问:“多种官田真的给粮食?”

王不饿答:“真给!”

“是不是只要保证官田亩产不低于一石半,家里面谁去种都行?”

“都行!”

“要是收成不好咋办?”

“若是个人原因导致收成不好,就取消三年耕种官田的资格。”

“……”

话题打开,百姓一个接着一个的问题接连而至。

王不饿也很有耐心的一一解答,没什么深度,但每一个问题都关乎着百姓的实际利益。

一场村口问答会进展的很顺利,虽然旁边早已血流成河,将士们正在收拢尸体,但也没有影响到这边的热闹场面。

百姓最关心的问题其实已经解决了。

公有私有无所谓,问题是他们有没有地可以种!

种官田能抵消自家田产的税赋,种的多了还能多拿点粮食。

而且王不饿还说接下来官府会打造一批农具,保证比现在耕种更省力。

最后还有人问到了徭役的事情,王不饿很直接了当的告诉他们,徭役会有,但每年不会超过二十天,超过的话,官府要支付酬劳给百姓。

这一问,直接到了日落,百姓心头的担忧被化解了,王不饿直接让人安营扎寨,在这里休息一晚,明天一早开始丈量分地。

散场之后,王不饿将余庆叫了过来,问道:“韩家庄官田有多少?”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