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二百六十九章 史无前例的大丰收(3/3)

蝗灾刚刚过去,各个大农庄就开始了各种农作物的抢收。

因为大家的悉心护理,加上是生态合理组合种植,又没有受到干旱的影响,各个大农庄所种植的农作物产量,远远地超出了所有庄户的想象。

按照最后的统计,估计比大明帝国从前最好的年收成,要多出近半的各种粮食。

大明帝国所有直辖区之中,无论军民,一时之间,个个都是喜笑颜开。

那些刚刚推广种植的红薯和土豆,其长势依旧良好,想来在中秋节后,会给所有的帝国民众一个惊喜。

这些红薯和土豆,是朱由校下令从南方各地收集而来的种子,强压下去,逼迫着大家进行种植的。

对于这两种产量巨大的农作物,朱由校当然要大量种植,以便能够储存大量的应急粮食。

免得今年的下半年,在黄河以南地区,大批的流民从南明伪朝逃难过来,搞得自己手足无措。

这个时期,虽然这两种高产农作物,没有得到朝廷的大力推广,但是自从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在几十年前带入大明帝国之后,民间已经有许多人种植。

西班牙人,在近六十年前,征服南北美洲部分地区后,就将这两种高产农作物引入国内,后来又慢慢地推广向世界各个地方。

这几年之中,大明帝国所有的大小粮店,基本上都有得卖。

不过,这两种高产农作物,不受大明帝国官府和民众的重视,也没有人把它们视作能够救命的主粮。

轰轰烈烈的蝗灾过去,一场更加轰轰烈烈的夏收接着开始。

没过上几天时间,在夏收结束之时,时间已经来到了天启八年、七月上旬末。

趁着这段时间的好天气,几乎所有的帝国民众,又是忙忙碌碌的忙活了六七天,把所有的粮食晒干入库。

紧接着,开始了重新肥田,把所有的、已经收割完毕的田地深翻,准备开始秋粮的播种。

有着这么多的海量民众,秋粮的耕种,根本就是不成问题,这可是全民总动员。

可以说,要不了多少天,就能够将所有大农庄之中的田地,争分夺秒的种植完毕。

随着无以计数的海量粮食入库,朱由校和群臣,纷纷的松了口大气。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这句话堪称真理,绝对的毋庸置疑。

这次收获的海量粮食,才是大明帝国最大的底蕴所在,才有了安定民心的真正基础。

从今往后,大明帝国就如同一座巍峨屹立的洪荒大山,不是这个时代的敌人,可以撼动的了。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