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17章(2/2)

就别掺和了。”

周氏见弟弟脸色不好,立刻回过味来,便放软了语气:“我这不是着急么。咱家就笙儿一个儿子,他又像他舅舅是个有出息的,那裘家闺女要嫁过来,汪家倒没啥,只怕辱没了咱周家的门庭。”

周扶林听到这里,面色才好了些。

他年近四十没有儿子,如笙这孩子肖他,他确实很喜欢,甚至起过过继的念头。

只是如今……

周扶林眼神微凛:“大姐,姐夫,这事儿不用急,将来我定会给笙儿聘一个大家闺秀……只是现今就要授官,朝廷派了督学下来考评,此时不知有多少双眼睛盯着我呢,这节骨眼上绝不能出半点错处。”

周氏和汪老幺面面相觑,也跟着紧张起来,他们满门的荣辱可都系在这位舅老爷身上。

周氏忙问:“二弟,这事儿难道会影响你做官?”

周扶林迟疑片刻,点头:“这次来的督学据说十分古板,看重官员品行,若你们执意退亲逼急了裘家,到时只需告我一个仗势欺人,一切就完了。”

周氏和裘老幺吓出身冷汗,保证不会再提退亲的事儿,一切等周扶林安排。

周扶林松口气,仔细叮嘱他们一番,又让周氏把今年给汪如笙夫子的束修添了三成,这才回了镇上新置的宅子里。

周氏送走弟弟,这心里越想越憋屈。

自己好不容易成了官老爷的姐姐,威风一天都没抖过,反倒要夹着尾巴做人,这是个什么道理。

她气得数落裘老幺一通,裘老幺点头哈腰不敢回嘴。

周氏更觉不得劲儿,便带着新买来的小丫头子趾高气扬出了茶楼。

刚到门口,袁氏突然从角落里转出,脸上带着谄媚的笑:“汪夫人,可否借一步说话?”

周氏眼儿一斜。

她做闺女时和袁氏很有几分交情,但袁氏如今可是裘家人,她板起脸:“婆婆都走了你怎么还在,不怕她骂你?有事快讲,我还赶着去顺德斋买新出的胭脂呢。”

袁氏低眉顺眼上前,凑到她耳边低声说了一通话。

周氏表情渐渐变了,最后瞪圆眼睛道:“桂萍,你说的是真的,你真能办成这事儿?”

袁氏笑吟吟地说道:“你如今是官老爷的姐姐,给我十个胆子也不敢骗你呀。只要按我说的来,便没有不成的。”

“好,这事儿就交给你了,你可得仔细些。”

周氏想了想,咬牙应下,又道:“只要能成,往后你有用得着的尽管开口。听说你们家老太婆这阵子待你不好,到时我会想个法儿让你回镇上。”

“那就太感谢了。”袁氏放低姿态,目送周氏和小丫头离开。

等回裘家,裘老太叉腰站在院门口候着她,一脸凶神恶煞。

袁氏才想起今儿个轮到自个做饭。

她最后挨了一大通骂,拖着沉重的腿脚去灶房烧伙,大嫂子丁氏抄着手,在一旁冷嘲热讽。

袁氏勉强笑了笑,熟练地拿铁钩子掏灶膛、添柴禾,等水开了下米进锅。

丁氏想起袁氏前些日子还戴镯子穿裙子,一副金尊玉贵的城里人打扮。如今却穿得跟老妈子似的,干起活儿来也和她们这些村里媳妇没啥不同,心里更加得意。

这顿饭她便吃得十分舒心,末了她和往常一样将碗一推,抹了油嘴拉大郎回屋。

只是没过多久,外头传来敲门声,来的居然是袁氏。

“二弟妹,找俺有事呀?”

丁氏把着门框子,刚要赶人,突然看到袁氏拎着的油纸包,两只眼睛都快黏在上头了。

上次那桂花糕的味儿她到现在还记得,甜滋滋香蜜蜜的,好吃得紧呢。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