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十六章 海眼之谜(2/3)

。于是,这两处洞穴遂被禹王命名为“大海眼”、“小海眼”。足智多谋的大禹在经过组织人力对两处洞穴进行了一番人工改造后,成功地利用“海眼”作为天然巨型排水管道向东海之中大规模疏泄了山区积水,收到了节省人力物力、事半功倍的绝佳治水效果。后来时过境迁,由于自然界的地质变化使得那两处洞穴在完成泄水使命后被山体掩盖不知所踪、无从探寻。到今天,仅仅只留下了这两个地名和一系列的民间传说。”

我知道,梅教授所说的安有巨环的高山就是“禹王山”,却是第一次听说“海眼”的名称由来竟然也与大禹有关联。

“您的意思是说:刚才我们看见的八条海水瀑布与这传说中的“海眼”有关?”超哥对这个话题兴趣颇浓。

“这是我唯一能联想到的对此处出现海水的解释。在海滨城市生活了几十年,我对海水的判断不会失误。而刚才所讲的传说,我只是在大胆假设的基础上进行推理的。我认为,古人既然有能力让大容量的积水通过两条“海眼”倾泻入东海,也必然有能力再次利用这“海眼”将海水引回到这里。”

“将海水引回这里?那岂不是会越积越多?我们在这座山城生活了这么些年,怎么从没见过有任何海水存在过?”我不解地追问道。

“循环。这又是在推理基础上得出的唯一合理解释。因为,传说中的“海眼”有两条”,梅教授思索着说道。“只是,我与你们一样搞不明白,他们将海水引到这里来究竟是要作何用途?”

“那还有那只凤凰呢?我们今天看到的,可是一只货真价实的凤凰,真漂亮!”小雨在一旁跟话道。

“龙凤呈祥,乃是无上瑞象。古代的帝王总是把自己比喻成“龙”,而把母仪天下的皇后比喻作“凤”。今天金凤的出现,更让我肯定了对于到底谁是魇宫真正主人的推测。”梅教授回答了女儿的疑问。

“爸,我们在魇宫的衡门前遇到了龙子“嘲风”,刚才又亲眼目睹了涅槃重生的凤凰,一切都令人感觉不可思议。刚才,又听你提到了传说中与东海相通的“海眼”,那在这个魇宫里,会不会还有“龙”的存在?”,梅小雨小朋友的思维总是天马行空。

“这里边说不定还有“多啦梦”和“喜羊羊”呢!”看梅小雨一本正经的样子,我有心想逗逗她。

“讨厌啦!”听我这样调侃她,小雨伸手拍了我的背包一把。

“不是没有这个可能”,梅教授没有理会我的玩笑:“我们此行究竟能遇到多少未知我不敢妄下定论,但传说中的这些神兽好像在这个魇宫中并不会少见,我想提醒大家清晰的明白一点:任何传说故事都有属于它自身的原型本体和事件,任何传说也绝对不会是完全虚幻飘渺的空穴来风,它只不过是千百年来被民间社会所不断地附会和演绎,才会导致变得看上去神乎其神、不可思议。我们只要是辩证的去其糟泊筛其精华,那么它原来的本体和事件就必然会为我们提供独特的、有价值的参考。”

“诶!等等。小雨,你知道吗?你刚才说到“龙”倒使我又想起了一个地方,不知道会不会与这魇宫有关。”梅教授仿佛又想起了什么。

“想起了什么地方?”小雨的好奇心又开始膨胀了,我也便走边竖起了耳朵听着。梅教授的专业就是研究古文化,从他口中讲出的传说总会令人感到惊奇和震撼,我已经完全就当是在进行民间文化培训了。

“首先,我想起那个地方涵盖了一个与魇宫有关联的关键词,那就是“雾”。其次,这个地方距离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从地理坐标上讲非常接近,所以在基于第一点关联的基础上我又增加了它与魇宫可能有关联的概率。再者,就是你刚刚提到的:这里会不会有“龙”。我想到的这个地方,恰恰有古文献记载曾经确实发现过“龙”的踪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