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46章 君子远庖厨?(2/4)

观众的心神。

如果非要说这场戏哪里好,可能是“戏剧张力”很足吧。

这种戏剧张力,不是说把所有的冲突都摆到台面上来,而是那种箭在弦上却引而不发的迫人感。

最低等的喜剧张力,是形式之内的感官和情绪上的刺激。

比如演男女恋爱时,当事人的一个下意识的小动作,体现了她或者他内心的什么意识,这就有点儿戏剧张力了。

往上一等的戏剧张力,叫做形式之内的无常因素对预设的戏弄。

《天龙八部》里乔峰率领一群人反对契丹人,恨死了契丹人,因此读者一定在预设到底这家伙如何才能干掉契丹那些坏人,却发现自己就是契丹人,这叫做戏剧张力。这是最简单的戏剧张力。

再上一等的戏剧张力,即脱离了形式之外的心理起伏和命运去向。

不需要任何对心理的描述,也不需要预设各种细节,最打动人心的其实是人物在渺渺茫茫之际的感受和选择。

只字不提,却最直击命门。

杨严觉得自己这次演的这场戏就有点这个意思了。

他并没有刻意去呈现“果郡王”这个人物的心理活动,仅仅只是做出了当下他会做的那个抉择。

没有犹豫,也来不及产生感伤的情绪。

只有“随心”二字。

而一次又一次的随心之举,就构成了他的命运。

观众其实是很能脑补的,对于一些角色心理层面,包括细节上面的东西比演员演出来的更加全面,他们站在上帝视角能够预知到剧情发展。

所以光靠剧情是打动不了他们的。

而在这种大悲大喜的剧情中,唯一能够将所有观众的情绪都带入的,就只有宿命感了。

杨严就叹气,所以其实他原先设计的那些细节确实是有些多余。

最起码这一场戏是用不上的。

这场戏只需要“白描”就够了,不用给太多的东西,让观众自己去想,自己去体会。

杨严偏头,问郑晓龙导演:“郑导,这场戏,就算过了,是吗?”又接着问了句:“嗯,我这次的表演形式会更好吗?”

郑晓龙看杨严一眼,还是那句话,“我是不知道你们演员要怎么演戏,我只知道你刚才那场戏演的还行。”

“那行,我待会儿就离组了。”

“嗯。”郑晓龙翻了翻剧本,漫不经心的说了句:“你组织钱记得去领个红包,去去晦气。”

杨严脸一黑,总觉得这导演话里有话啊!

还是他太敏感了?

他并不是第一次领这种红包,在横店跑龙套那会儿,他还是演过几次死人的……

尽管那时候的红包金额甚至还不够买一根雪糕。

杨严领了红包,然后到处找玲花。

他之前让玲花帮着订了一些饮料小食之类的,打算在离开剧组之前再刷一波好感。

“这边!”

他听到声,就往玲花那边看,啧啧啧,这有点多啊!

好呗,他就又帮着把玲花一份份的给工作人员分发。

杨严将买好的饮料分发下去之后,跟导演以及主要演员挨个地打了招呼,就和玲花坐上车直接往机场去了。

行李一个大早就收拾好了。

所以他们离开的很利索,一点不拖拉。

玲花直接飞回燕京,杨严却和她不同路,他临时改了行程,打算飞去宁波的象山影视城。

刘亦茜曾经在这地方拍摄过《神雕侠侣》,现在则正在这个地方拍着《四大名捕》。

嗯,他要去探班!

杨严拍完下午那场戏之后就打了个电话给刘亦茜,对方倒是接了,语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