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98章 《钢的琴》 二合一(2/4)

是的,合作。

杨严想要投资这部电影。

嗯,虽然这部电影是一部文艺片,票房注定不会很高,但杨严觉得有自己的出演,这部电影还是能够回本的。

重点是文艺片投资小,他也能够出得起钱。

而他自己投资了这部电影的话,在剧组的话语权也会更大,能够抵消掉他和这部电影中主角形象的不符的质疑。

《钢的琴》是一部喜剧片,但也是一部悲情片。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位父亲为了女儿的音乐梦想而不断艰苦努力,最后通过身边朋友的帮助用钢铁为女儿打造出一架钢琴的故事,通过小人物幽默与艰辛,展露一段感人至深的亲情和友情。

通篇完全在用幽默诠释心酸,是一个完完全全的小人物的故事。

主角一点都不伟大,甚至可以说是社会的底层人员。

就算是最终的结局,他也没有做出什么经天纬地的大事儿来,而仅仅只是用钢铁为自己的女儿打造出了一架钢琴。

如果按照一般电影的套路,最后这架钢琴应该是真的才对。

平凡的父亲结局也应该会成为一位伟大的父亲,为了女儿拼命打拼,最后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女儿买一架店里面最漂亮,最昂贵的钢琴。

但是《钢的琴》里的主角“陈桂林”却并没有这样做,也从来没有这样想过。

他接受自己是一个小人物的现实,并且毫无雄心,也毫无底气去拼一个未来,他只能够利用身边一切的机会,为女儿付出自己能付出的那一份真心。

杨严不知道为什么特别喜欢这个故事。

他看到了小人物的悲哀,但他更加在意的是那一点在心酸之后的平安喜乐。

“我觉得主角陈桂林,他其实是一个特别豁达的人,也不能说豁达,就是特别乐天派特别看的开,就像是咱们定下的整一部电影的基调一样,都是属于那种有点冷幽默的感觉。他其实很明白自己想要什么,能做到什么,能付出什么。”

秦海露与杨严对坐,皱着眉听着杨严说话,心里全是不认同:“我觉得主角是一个虽然已到中年,但是依然青春热血的人。”

她慢慢道:“咱们看一看这个故事,它讲的就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东北一个工业城市。原钢厂工人陈桂林下岗后,为了维持生计,组建了一支婚丧乐队,终日奔波在婚丧嫁娶、店铺开业的营生之中。他的妻子小菊却不堪生活重负,移情别恋,跟了一个有钱的商人。之后,小菊光鲜回归,要求与丈夫陈桂林离婚,并且要求独生女陈小元的抚养权。谁能给女儿一架钢琴成了争夺抚养权的关键所在。这一抉择就摆在主角的眼前,如果按照你的说法,主角完全可以放弃争取女儿的抚养权,因为他完全做不到,你想想看,就算是把女儿的抚养权抢来了,他又怎么能够养活女儿呢?”

杨严知道主角做的选择是拼尽全力去争取。

但是,他觉得主角一直都特别明白自己是在做无望的挣扎。

主角为了争取女儿的抚养权和女友淑娴以及当年钢厂的好哥们夜入学校偷钢琴,然而却又被人发现被抓。

当所有的办法都失败后,主角偶然翻到一本关于钢琴的俄国文献,于是叫上伙伴们在早已破败的厂房中开始了手工制造钢琴的征途,最后在退役小偷,全职混混,江湖大哥,猪肉王子一群落魄兄弟的帮助下,他们造出一部“钢”的琴。

“我知道你的意思是觉得一群男人帮助主角制作一架钢的琴,是在为尊严而战,是很青春热血的。但是事实上,结局是什么呢?结局是琴造出来了,但是抚养权还是没有争取到。他们在造琴的时候其实就很明白,就算钢琴造成了,也不能改变任何的现实。”

秦海露不大能够明白杨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