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六百二十三章 好像不便宜(2/4)



而郑建国之所以这么做,也是考虑到共和国的悠悠五千年历史中,少说百万件文物的规模,也不是他能吃下来的。与其到时候让人去当庄家去炒热后赚这个钱,倒不如郑建国自己来做了。

所以他便瞄上了历史上大规模外销的克拉克瓷,这些瓷器由于存世量巨大,当然也是因为国内经济所限,目前在欧洲市面上的价格从几英镑到几十英镑不等。

不说国外的情况了,单是国内为了创汇,国家文物局都在组织故宫博物馆遴选精品瓷器到友谊商场发卖,无形中也就给瓷器的收藏标定了交易的上限价格。

清乾隆时期的御用彩绘碗才30000外汇券,折合英镑不到10000的样子,你这个克拉克瓷敢卖2000英镑?

所以郑建国拍的那个汝窑的笔洗,价格也才150万美元。

150万美元虽然依旧是个天文数字,可对于全球存量不到百件的数量来说,价格依旧是堪称便宜。

换个说法就知道有多便宜了,即便是以全球100件这个数字来说,也才1亿5000万美元!

不说150万美元,就是1500万美元一件,故宫会卖吗?!

郑建国相信他要是去开口,怕是能被唾沫星子给淹死!

因为卖是肯定会卖的,以这会儿国内大佬们对于美元的看重,郑建国相信以自己的名气绝对可以买到。

但是买到那天他也得被故宫的大佬们堵门,搞不好还得有找他拼命的,或者干脆自挂在他家门口。

而且,这会儿的郑建国已经知道想要炒热以瓷器为代表的古玩,就不能拿着汝窑这个国宝级别的去练手,单件价值虽然够高,可存量稀少。

这会儿他已经知道想要赚钱,就不能走高端路线,那是赚吆喝的,偶尔放出去一件自己拍下来,抬抬价格就可以了。

真正想要赚钱的,还得是靠中低端去收割!

国内这块,郑建国已经让朱景宏去收,准备放上二十年后去割那些富一代。

而国外的克拉克瓷,则可以把精品留下,残次品卖给国际友人们。

虽然单个价格几十几百英镑,可架不住一次性出海数量巨大,因为这些瓷器都是古代的海上贸易商们,专门大规模定制的。

郑建国记得不知从哪听来的,说是出水的船上装了几十万件——

当然,这并不是说郑建国想依靠这个去发财,那还不如去国内用钱圈地,那才放开没两年的房屋买卖,还没想着有人能买上几十上百套。

所以也没有相关的限制,更不要提个人名下最多几套了,那得差不多四十年后才会出现。

而在1981年的时候,北上广的人均房屋住宅面积不会超过5平米,有些家庭更是全家三代七八口人,挤在不到20平米的弄堂里。

至于大龄青年结婚时,那是能租到房子就算运气不错了,至于分房子则要等到他们工作二十年左右才行,要么就拥有大学文凭。

至于说结婚要买房子?!

还特么的不买房子不结婚?!

做梦都没人敢这么想!!

那么这个时候谁敢想会有人几百套的买?

郑建国虽然不知道未来二环内的价格会涨到多少,可他知道这会儿能买下就不会亏。

真想躺成千亿富豪,直接捡二环内的房子买买买就可以了,这原本就是他才重生那会儿的理想。

而且,有助于之前和裴聿铭的相识,郑建国在谈起请他回国搞博物馆时,就知道了这位老人早在他考上齐省医学院时,就为保证二环内的天际线向上面提出了建言。

特别是拥有近六百年的紫禁城附近,老人更是明确表明了关于天际线不容破坏的态度,所以也就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