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一章 这个比较难(2/3)

——”

隐约间传来了个呵斥似的女声,郑建国也就知道这位应该是叶振凯的老娘,那位在叶敏德教授安排下假装离婚的儿媳妇,很快仿佛在印证他的这个想法,叶建义已经开口说道:“看看,你婶子嫌我和你多嘴了,怎么样,新年在哪过的?”

“算是在大使馆过的,今天下午才回到学校宿舍,婶子那是拿我当外人了,这样可不好——”

叶建义的话里话外点的东西比较多,搁给原本郑建国这个年龄来说,那是真的说的有点多了,只是他这会儿并不是未经世事的年轻人,几十年的世情让他能感受到这位便宜叔叔叮嘱背后的关切之意:“叔叔你说的在理,人离乡贱物离乡贵的,再不收敛点那是早晚要出事儿的,现在我是除了学习也不出门,出去一趟也都是去超市采买些生活品,我听振凯回来了?这是探亲吗?”

“嗯,振凯复员了,噢——我父亲回来了,你等下我把电话交给他。”

叶建义的声音说了,很快电话里传来了震动声响过,叶敏德有些低沉的嗓门传了过来:“建国?”

“老师,大年初一的,您还去实验室了?”

从叶振凯撒开脚丫子窜出去到叶敏德回来,这么长时间里郑建国已经有些隐约猜出来老人去干什么了,果然他还没问完就听老人笑道:“陶野做过的那个重复试验后面出现了差异,这不听说我给你说重复试验成功了,这些天就埋头在找差异原因,今天早上才知道是活性温度不达标,实验室那天太冷了——”

“这个比较难,反复的加热,冷却,添加引物,再重复,现在缺的就是制定标准化操作流程了。”

郑建国没有具体的操作过这种酶促扩增链式反应的试验,可他对于试验的标准化理解却不是这会儿国内诸人能够想象的:“比如活性温度多少度都要做出规定,最好是使用带温度计的试验仪,耗材资金方面你们不用去考虑,既然属于委托试验开发,只要做好实验和数据的记录就行了。”

“嗯,找出了那次试验差异的原因,这个重复试验目前来说已经完成了,但是问题还有不少,陶野认为酶的活性温度上限太低,不到五十度就失活了。

如果能够找出一种耐高温的酶,不光可以节省多次添加产生的费用,而且还可以降低人工多次添加时带来的干扰,毕竟每次往试管中添加引物,都会对试验结果带来不确定性的干扰——”

重复试验中的酶是进口的,由建国公司出面在港岛地区采购给实验室用的,原因并不是说这会儿国内各大实验室没办法搞出来,而是排除叶敏德口中所谓的不确定性干扰,主要还是国内实验室的技术和实力参差不齐,为了去除这部分原因也就只能进口。

只是郑建国很快明白过来,这并不是叶敏德在简单的提出建议,而是在引导他去关注目前实验室内在试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且是希望他能够将下一步实验室的工作重心放在这个方向上,确切的说是在教他怎么成为实验室的负责人。

脑海中想起托马斯和费舍尔两位教授在实验室里的做派,郑建国也就更加能够体会到这位导师的苦心,一个实验室的负责人并没有具体的工作内容,也就是说什么都不干就可以,但是一定要有该领域内自己的思考,也就是制定实验室工作的目标。

托马斯基于原子级石墨层的重复试验以及费舍尔基于原子级石墨层的物理特性研究,这都是两位实验室负责人给出的问题,然后下面由研究员和苦力们去用试验过程去验证结果找出解答,再由负责人来对比答案和自己想要的结果是否相同。

只是很快,郑建国又有了些许的明悟,他之前向叶敏德透漏过这次重复试验的目的,那就是将任意的dna片段扩增到自己想要的长度和浓度,现在看来当时自己显然把自己当成了这个实验室的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