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一百五十一章 甜品(2/2)


这是一道豫菜,传统名菜,曾经名字叫做桂花蛋,汤小康都不明白为什么会让三不沾这名字风生水起。

至少桂花蛋还能够听出来这是一道菜。

三不沾是清代皇宫御膳房名菜,有一百五十多年历史。直到清末的时候才渐渐从宫里面流传出来,最终成为了平民百姓家里的家常小食。

观其一生,也算是经历过大起大落。

三不沾起源是豫南阳安,具体的来历其实已经分辨不清了,不过大部分的说话还是因为阳安县令的父亲喜欢吃鸡蛋,每天让厨子制作不同种类的鸡蛋之后,在机缘巧合之下制作出了三不沾这道甜品。

随后乾隆这个美食就喜欢出来踏青的皇帝,看中了这道菜,从此便成为了宫廷名点。

这么一想,算不算在研究鸡蛋百做里面的成功范例??

不过最让汤小康感兴趣的还是另外一件事情,三不沾从宫廷里流传出来,还是因为广和居里的一位厨师师傅,在当时跟宫里的御厨有些关系,才偷学到的这个手艺。

结果最终将三不沾做的最好,最令人称赞的店,竟然是他的死对头同和居。

这么一想,整个事情就变得有意思起来了。

汤家的三不沾来自于广和居,大家都知道是广和居的师傅从宫中偷学出来的这道甜品,却不知道那位师傅还有一位世交好友,同样也是一名厨子,他姓汤。

在汤小康看来,这几乎是当家菜谱里面最有牌面的一件事情了,直接从宫里面偷学的手艺,还没被人逮住。

果然为了吃,什么事情都能够干得出来。

三不沾制作最重要的因素是蛋黄,蛋黄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这道菜的口感和味道。

选择了五个鸡蛋,取出其中的蛋黄放在碗中,有人曾经试过用鸭蛋的蛋黄来制作三不沾吗,听说口味也很不错,不过作为一个尊重传统的人,汤小康觉得自己还是按照家里的菜谱来吧。

毕竟万一要是又做出一个什么黑暗料理,那岂不是很没有牌面。

拥有无数次前车之鉴的汤小康,对于创新这种事情的处理上,是非常的有经验。

一道甜品,自然是需要甜味,现在外面的三不沾那几本都只是放上白糖,不过古时并没有如此精细的白糖加工工艺,那时候的白砂糖基本都是叫做糖霜,色白如雪,细腻如霜。

好看是好看,至于糖的味道嘛……

听听就好。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