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百七十八章 一道微光(2/3)

天空像海一样的蓝,晨光普照大地,一片温暖。

城池里,大火都被雨水浇灭了,一片清凉。

街巷间,到处是唐军的旌旗,一队队大唐兵马,来回巡逻驻守着。

粮仓前,唐军将士们纷纷下马,把粮食装进百姓们的布袋里。

受伤的百姓也得到了医治,无家可归的人们,也被安置到了临时的营寨中。

还有许多战败被擒的胡兵,双手被绑、耷拉着脑袋,被唐军驱赶着,往城外走去。

百姓们看着这一切,看着这座终于有了雨水甘露的古城,都不禁抱头拥肩,流下了热泪。

上邽县衙,正堂上,两排甲兵矗立如山。

高石远浑身戎甲,深深一躬道:

“曾大人,请受我一拜!”

对面,曾谦已换了身干净的官服,连忙扶住高石远道:

“高统军,你这……是何故啊?

此等大礼,曾某万万当不起。”

“当得起。”

高石远道:

“曾大人,从前我眼瞎,以为大人您是个没胆、没担当的人。

我错了。

这些年来,我见了无数的地方官员,他们要么贪腐无度,要么就碌碌无为。

像曾大人您这样,能文能武、又为百姓百般着想的,我还是头一回见。

我高石远,佩服之极!”

他又是一个大礼。

曾谦有些不知道说什么好。

下了战场,他似乎又是从前那个他了。

身旁,贾振连忙道:

“高将军,您快起来。

您说得对,曾大人他确是个好官,属下能跟着他,也是万幸。”

高石远直起了身来:

“贾捕头,您也是一样,一顶一的干才。要没有你,那城门就开不了,乡亲们就都要遭殃了。

曾大人、贾捕头,你们在这上邽多年,兢兢业业、辛苦为民。

这次破鬼案、赈旱灾、平兵乱,大破吐谷浑和西突厥军,拯救了城里的万千百姓。

这一切,你俩都是居功至伟。

我高石远这辈子,最讨厌的,就是那些只懂溜须拍马、光说不练的货色。

我最敬重的,就是像您二位这样,认真做事的人。

你们放心。

等待会李大都督来了,我拜见了他、禀明一切之后,就会立即将你们的功绩,飞马往长安奏报。

我会奏请吏部,让曾大人您右迁长安朝廷为官,任吏部考功司郎中。

贾捕头升任上邽县尉,总领全城治安。”

大唐官制,分为三省六部。

三省者,中书、门下、尚书,六部者,吏户礼、兵刑工。

吏部,乃六部之首,下辖四司。

考功司是其中之一,掌文武百官的功过、善恶之考法及行状。

考功司郎中,官居当朝五品,乃一司之长官,手掌天下百官、考核赏罚升迁之大权,乃吏部四司郎中之首。

曾谦从一个九品都不到的流外小吏,到这“考功司郎中”、当朝五品实权大员,连升了五六级都不止。

这等升迁,整个大唐十余年来,都难得一见。

而贾振眼下只是个捕头,是个连流外官都算不上的,“贱业”。

却一下升任八品县尉,掌一县之治安,那也是大大的升迁。

“高统军,这……如何使得?”曾、贾两人道。

“有什么使不得?

这是您二位应得的,我只是按照朝廷律例,往上奏报而已。

要我说,以二位的功劳,就算再大的官也使得。

你们放心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