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二百四十七章 科技在不断进步(2/2)



“微臣代家师谢过万岁赞誉。”孙元化躬身谦辞道:“与家师比,微臣差之十万八千里,还要努力上进。”

朱由校呵呵一笑,说道:“努力上进是要的,但孙卿也不必过于谦逊。于火器一途,朕看你已是青出于蓝。平辽灭奴,孙卿功不可没,朕都记着的。”

“微臣谢万岁恩典。”孙元化知道该是告退的时候了,起身拜谢。

殿内安静下来,皇帝摸着下巴,歪在御椅中,脸上似笑非笑,却能看出几分得意之色。

皇帝已是金字塔的最顶端,这是命。不管他的贤愚,在封建时代,他就是天。

是的,不需要他多聪明,不需要他多勤奋,只要能做到知人善任,这天下也就是稳的。

而现在,朱由校觉得他已经把大明引上了正确的发展道路。哪怕他不再去管,也会有人继续往下走,继续完成他的设想。

当然,翻覆的可能还是存在的,而唯一的可能性就是他不在了。

就算是宿命不可改变,一年的时间,朕也会把平辽灭奴的大业完成吧?对此,朱由校还有着相当的自信。

王体乾进到殿内,打断了皇帝的思绪。

“皇爷,山西巡抚杨涟、河南巡抚方震孺奉召觐见。”王体乾见皇帝移来目光,谄笑着躬身禀告。

朱由校点了点头,坐正了身子,沉声道:“宣!”

小冰河期的大灾害以北方为烈,同时又以陕西、山西、河南最为严重。

陕西先由左光斗任巡抚,通过兴修水利、减赋恤民,治理地方颇见成效。现在由李精白接任,亦是一个好官。

而山西巡抚杨涟、河南巡抚方震孺外放数年,也干得不错。

虽然二人都有东林党的标签,但与那些满口仁义道德,实际却是贪渎无耻的官员有本质的区别。

两人最主要的特点,便是清廉,严正。清廉便能恤民,严正则不惧当地藩王。

能恤民,缓解百姓疾苦;能打击藩王,按照朝廷旨意收回封地。能干好这两项工作,朱由校也就比较满意了。

当然,清屯充饷的工作也少不了这两人的强项和铁面无私。狠狠收拾那些侵占屯田的地主豪绅,也是朱由校考察官员的重要标准之一。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