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三十八章 射杀信使,大婚繁琐(2/2)

伏地叩拜,山呼万岁。

宣制官奉诏书,站在东侧丹陛上,高声宣诏,任命正、副二天使,去皇后家纳采,问名。乐曲声中,两位天使奉节、奉诏。礼成,朱由校退朝。

嗯,朱由校也就象个木偶似的出个场,露个脸儿,连话都不用说一句,就没他什么事儿了。

然后就是正使持节、副使捧问名诏书,仪仗队、鼓乐队在前开路,送礼官员跟在二使屁股后头,自乾清宫出发,吹吹打打、浩浩荡荡地奔向国丈府。

未来的国丈在大门口跪接天使,奉旨,接受礼品,谢恩。然后把写着女儿姓名、简历、生辰八字儿等项内容的“表”,呈交天使。

礼毕,摆宴招待天使。酒足饭饱,天使率队回紫禁城。进午门,在太和门外打住,将“节”和“表”,交给司礼监太监,就算圆满完成了任务。

司礼监太监再持节、表,到乾清宫复“皇命”。朱由校再向王公大臣“诏告”纳采、问名情况。

就这么折腾着,六礼中的最后一项“亲迎”,终于要来了。

明天就是“亲迎”,民间就是新朗官儿披红挂花,屁颠屁颠地去接新娘子。接到家嘛,吃喝热闹,然后就是“洞房花烛”夜了。

皇帝自然不用屈尊去,但把皇后接到坤宁宫,也有一套很繁琐的礼仪程序,需要他切身体验、亲自操作的。

俗话说:人爽喜事精神爽。可明天便是“亲迎”,便能“洞房花烛”,皇帝本人却并不如何高兴,反倒是有些焦躁和忧虑。

难道是皇爷着急了,连这一天都等不得?

张裕儿给白娘娘梳完毛,小心翼翼地看了一眼少年皇帝。发现皇帝微皱着眉头,又围着沙盘转起圈来。

别看被朱由校临幸了,张裕儿却并没有什么地位上的提高。

宫女还是宫女,只有怀了龙种,才可能被封名号,这在皇宫里,算是约定俗成的规矩。

如果熊廷弼能按照自己的密旨行事,守住广宁的把握还是比较大的。

朱由校摸着并没有胡子的下巴,再次分析判断,也是给自己打气,安慰自己。

从历史上的战事看来,如果明军全力守城,又没有内奸捣乱的话,后金军想要攻下坚城要塞,还是很困难的。

宁远是一例,城坚壕沟,又有红夷大炮助阵;锦州呢,可没有宁远坚固,后金军依然攻之不下,围困一年方才迫使祖大寿投降。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