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一百零五章 国内海运(2/2)

思有所差距。

但他们猜得也不错,朱由校确实有借此次集体召见的机会,好好宣传一下银行的业务。

另外,朱由校想到的不仅是“商”,更希望“工商”结合,以安置更多的失地百姓,最好能促进市民阶层的发展壮大。

在朱由校看来,明朝的商品经济虽然繁荣,但在商品生产上却还有着很大的局限性。而依靠农民的以织助耕、以副养农,却始终难以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

也就是说,独立手工业者要大力发展,才能促进社会财富的积累和商品生产的扩大。

但资本雄厚的商人集团,真正投入到大规模商品生产中的资金却并不多。相当一部分资本都转向了购买土地、放高利贷,或是交结官府谋求特权保护。

所以,朱由校一面要鼓励商人开厂招工,一方面也要利用帝国银行的信贷,鼓励手工业者进行扩大生产。

而且,提高商税的比率,并不是要约束和限制商品经济的发展。

取消对商人“派买”,一次交税免除钞关收费,简化商人贩货运输的管理。以及日后对税课司局和钞关的改革,减少对正当商人的盘剥,可都是对商人的利好。

这一步一步的筹划,并没有多少人能看透全部。就象李旦、颜思齐、吴大章等人,也只是看一步走一步,在不断揣摩中被朱由校推着向前走。

…………………

不被人理解,真的,好象也挺好哈!

朱由校觉得作为一个皇帝,要称为合格的话,就不能让人彻底理解。那样才有神秘感,那样才让人搞不懂。

主要说的还是下面的大多数的臣子,身边人就算了,枕边人就更要心心相映了。

“皇爷,裕妃娘娘很喜欢吃橙子,还有樱桃干。”李成成进来禀报道:“还让奴婢代她叩谢天恩。”

朱由校点了点头,重新注目于题本,共有两份,一份是两淮盐法道袁世振呈上的,另一份是两广盐法道林希实奏来的,涉及的是历史遗留问题“淮粤之争”。

之前看到袁世振的纲法实施效果显著,朱由校便未再深入研究。也是事情太多,军事、政治、经济上的都有,还得编书,忙得他也没有多少时间。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