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一百三一章 化工之母(2/2)

吐,忙也来问。

话说这次吕友出去,除了招收流民之外,还让他设法在文登联系一下当地的海商,准备拓展一条吕瓷外销的商路。也就瞧见吕友面色有些为难答道:“只是,一个是海商倒也愿意承销咱们的吕瓷,但却不容俺提议的竞价之事,只愿估价购销。再一个他们倒也愿意兑销食盐,却不愿承担运送,要么是咱们去文登自取,要么他等送至东莱沿海各地咱们自运,死活不愿送来芦山。”

黄小刚皱眉一想,倒也笑道:“你这看似两个问题,其实还是一个。海商握有瓷器的销售渠道,估价购销自然与他有利。至于兑销食盐,这食盐的买卖本就是本大利薄,又怕惹了官府,所以不愿送货,我们完全可以就拿吕瓷做了鱼饵,三家谁人能把盐送来芦山,吕瓷就换给谁好了。”

对了,这里要说一句,隋朝并不搞盐铁专卖,隋文帝即位不久结束南北朝乱局之后,为安定黎民,躬行节俭,轻徭薄赋,与民休息,于开皇三年(583年)除禁榷,通盐池、盐井之利与百姓共之,既不行官卖,又免征盐税,实行无税制。

大业元年(605年)杨广即位,渐趋奢华,内兴工役,外事征伐,用度大增,遂乃横赋暴敛,然尚未及于盐利,所以自隋开皇三年起直至唐开元初年止,前后一百三十余年间相沿未改,是为中国盐业无专税时期。

不过,虽然隋朝通了盐池、盐井之利与百姓共之,不行官卖,但市面上还是有官盐、私盐之分,其中的官盐为“官买官卖”的意思,借助朝廷的漕运便利,在各地搞统购统销,优点是官盐的价格相对便宜并且价格波动稳定,缺点是品相、口感比私盐要差一些。

而私盐由商人自行贩卖,为了获得更好的价钱,在包装、口感、品相等方面肯定要比官盐更用心,所以价格反倒要稍高一些,跟宋朝以后民间官盐贵,私盐便宜的情况正好相反。

当初黄娜在文登搞采购的时候,官盐也不过八十文一石(一石盐有一百二十多斤重),品相稍好一些的私盐要价差不多百文,二者间价格差异是十分的明显。

而黄小刚之所以研究什么吕瓷换盐,当然不是脑筋不正常了,而是比起拿吕瓷卖钱,再用钱买东西而言,换盐的获利更大,因为盐可是化工之母啊!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