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3章 走马上任(3/6)

。我都不知怎样感激你。”

“说的哪里话,当年我们也曾同生共死过。国不像国,东北黑暗的日子你也看到了,真是黎民涂炭啊。今后,我们会长期和日本鬼子和汉奸们打交道,我们兄弟可是天天都在刀口舔血呀。这次你帮我处决了宋希喆真是大快人心。再有,就是为了你扎根,今晚老于的家宴,你我务必要配合好,把他栓住,对你我都是有益无害的。”

“三哥,我明白,你的用心良苦,弟弟我感激不尽。”

“哪里话?太客气了。呵呵----,到中午了,顾大龙两口子还没到,我陪你到太白居吃饭去。这里让六斤张罗着。”

说着二人就往外走。在门口见有个工人在重新订门牌,上面印着“万年里67号”。

“三哥,这个院子不是警察学校的后院么?怎么又来个万年里67号?”

“你有所不知,当年警校没建的时候,这个四合院就在这,后圈进来的,老于对这个院子很是上心,地方警署也有的建议把门牌换掉,老于硬是没让。以后咱就叫它67号院吧?”

“行,我看行。呵呵呵------”二人上了车,出了警校西大门,上了盛京大路,直奔太白居而去。

在盛京大路与勤耕路交叉口东北角,有一个三层中式青砖楼,正中是飞檐斗拱的门楼,一层门楣正中挂着黑底阴刻描金的“太白居酒楼”牌匾,左右各挂一块同款的楹联。

上联是:“美酒佳肴笑迎八方云来客俱是诗仙风度。”

下联是:“殷情盛意诚待四海懿德宾均显太白遗风。”

门口不时有衣着考究的各类人等进进出出,生意兴隆,门庭若市。

二人刚到门口,来了个一身整洁灰布短褂的店小二,有三十多岁,肩搭着白手巾,上前低头施礼,高声喊到:“哎,我说三爷,您最近定是公务繁忙啊,多日不见,今儿您是来着了,咱家又来个厨子,擅长做一手淮扬菜,您二位请上三楼雅座,一定要好好品尝,多给咱提点意见。您请嘞-----,我说三楼精神着点儿,纳兰三老爷上楼啰-----”

一楼正对着门口是一七尺长、三尺宽的柜台,里面站着一个账房先生在扒拉着算盘,他的身后的架子上摆着十多黑坛红封的酒,外贴红纸,有“高粱王”、“十里香”、“刘伶醉”、“杏花村”、“女儿红”、“闷倒驴”等等;再往上挂着写有各式菜名的木牌,有八十多种。一楼其他地方都是放着十六七张八仙桌,客人很多。从柜台后面拾级上到三楼,早有人迎候,一个十七八岁光景的胖乎乎小伙子,憨态可掬,“我的三爷,小的终于把您盼来了,一日不见就想您.”

纳兰哈哈大笑,“麻五,你的小嘴还是那样甜蜜蜜呀!好小子,今儿把咱们招待好了,一会儿爷赏你。”

“好了,谢谢三爷。您跟我来,还是您的专座‘杏花春雨’,您的冻顶乌龙茶给您沏上了。”说着,又用白毛巾在两张太师椅子上掸了掸尘。然后,垂手一立,一言不发。

一看这小胖子就懂规矩,不啰嗦,不招人烦。

纳兰说:“李三在底下说,你们新来个厨子会做淮扬菜,那咱们就尝尝,行不?老弟?东北八大碗早吃够了。我也不知道这江南菜系里都有啥,麻五你看着办吧。”

骆霜晨点了点头,拿出一盒环球牌香烟,点上了一支。

麻五清了清嗓,“二位爷,话说这淮扬菜,始于春秋,兴于隋唐,盛于明清,素有‘东南第一佳味,天下之至美’之美誉。著名菜肴有清炖蟹粉狮子头、大煮干丝、三套鸭、软兜长鱼、水晶肴肉、松鼠鳜鱼、梁溪脆鳝等,您看您点哪道菜?”

纳兰大笑说:“你们这老板教导得可以啊,那就点清炖蟹粉狮子头、松鼠鳜鱼、三套鸭,再加个凉菜就可以,再来一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