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完本感言(前半)(2/3)

界观原型,就是北欧神话+凯尔特神话+希腊神话+埃及神话以及一些地中海小众神话的大杂糅,又被我混进去了一些dnd式的神话元素。

越是看各种神话相关的、宗教相关的历史,就发现它们版本众多。

甚至有不少是在天朝互联网上被曲解后诞生的天朝特色版本。

嘛,当时我也分不清,就全部混在了一起,设定了世界观。

现在你们就算问我有一些神话原型是什么,我都不一定记得清,不翻一翻设定稿我都回答不出来。

夜鸦的荣光世界,是“北欧世界树+埃及生命树+希腊圣树”的设定。

北欧神话的世界树我就不用多说了吧,现在被各种作品用到烂的东西。

埃及的生命树可能相对少见一点,大多数人听说埃及,可能会想到太阳神啊金字塔啊狮身人面像之类的,但是对于丧葬文化和生命树的具体关系可能不大熟悉。

但我比较熟。

我所看到的版本里,生命树经常以女神形象出现,在死者的复活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甚至说是核心象征也没错。

甚至,在古埃及的文字中,“庇护”的文字就和“树”的树荫有关。

而我看完这个版本之后,了解到树在埃及文化中的重要性后,就在想一件事,古埃及的死者复活,是不是和树木枯死之后“重生”有关?

(没有实锤证据的民科想象,不要当真)

希腊神话的“圣树”就是另一种了,并不是指代具体的树木,而是不同的神明有着对应的不同树种作为圣树。

每个神都有对应的圣树,又因为“世界树”这个概念,当时我就产生了“树世界”这个想法。

是的,我一开始的“镜世界”设定,是“树世界”。

从“树世界”变成“镜世界”,其实是因为另一个作者。

在我写书之前,那位作者退坑了。

他当时就一股脑的把自己的设定在书友群里发了出来。

我记得当时他的设定是“世界就是一块宝石”,“每个人在什么什么阶段会凝聚出一块宝石”、“宝石映照出的世界,就是镜世界”。

当时他说这些设定是来自修仙的内丹金丹、紫府仙庭和“神晶”。

当时我就去研究了一下。

早年的网文,有不少以民间拜神,烧香祭祀的元素,尤其还结合封神榜姜子牙那些灯笼杆头现神的元素。

小庙小祠的香火神、祖先神,还有封建王朝时的官职体系。

社会文化的现象在神话里体现的很明显。

早年的网文写东方的仙人,都是写什么香火成神,脑内、身体里凝结紫府仙庭。

再然后什么小世界,自成洞天福地。

后来不知道那个鬼才搞了个换皮,把这套东西换到了西方神体系里,信仰成神就出来了。

早年的网文不是有一些,东方的神西方的神明是走“信仰体系”,会在脑子里凝结出一些“神核”之类的东西?

而且那些信仰神,还有“神域”、领域之类的设定。

当时我研究的结果就是这个,但也不算详细,还可能有很多错漏的,比如不只是道教,还有佛教元素等等,更加具体的考证我也做不到。

但我也没想太多,就把这些和我的“树世界”合在了一起。

“镜世界”啊,巫师啊,就出来了。

巫师的来源也不用我多说了吧,北欧那群德鲁伊祭祀,后来被某一神教宗教审判列为敌人。

宗教信仰之间的斗争。

至于巫师们的理念.....

很长一段时间里,网文里的主角、反派啊,各种人都是那种精致利己主义,我也不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