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十三章 兄弟真情(1/2)

徐恩曾甩手一走,黄历和马奎不由得面面相觑。?是清河县本地大户豪强们的利益,与朝廷派来的知县之间形成微妙平衡。

但这一次,在清河县尉出缺的情况下,徐居然能够说通上司,让他暂时兼任了县尉,开了特例,让清河县衙里的本土势力遭遇重挫。

不过,县衙捕快们都是本地人,副都头胡勤过去也是本土派阵营的,如果衙役捕快还掌控在本地势力手中,那么,关键时刻对徐恩曾来个阳奉阴违,哪怕徐恩曾以知县之尊亲自兼领县尉,也仍然可以被逐步架空。

所以,徐恩曾想尽快在衙役捕快中培植安插真正忠于自己的亲信,这是必然的。

历史上,清河县政原本长期掌控在本土势力手中,来来往往的知县,都不过是匆匆过客,大多与本土势力妥协,这样大家和气生财,你有我有全都有。

为何,现在的徐恩曾却一定要打破这种长期延续的格局呢?他又为何要如此急不可待?难道仅仅是因为他的个人权力欲特别膨胀?

黄历知道,事实并非如此,这背后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但眼下大家都已经骑虎难下,看来这清河县由本土势力长期把持的局面,终归还是要面临一次重大洗牌了。

在这种情况下,黄历原本的策略,是要拉拢县丞姜后,共同给徐恩曾使绊子,再图局势变化,把本土派的颓势给挽回来。

应该说,姜后这厮昨天虽然没有明确答复会和黄历结盟,但从他收下黄历当时送给他的五十两白银来看,他应该是答应了站在本土势力这边。

从利害关系来讲,姜后过去一直在知县和本土派之间左右逢源。如果徐恩曾真的在清河县衙一手遮天,那么他今后也只能乖乖听话,所以,与本土势力结盟,保持清河县政局长期平衡,对于姜后来说其实最有利。

谁知道,从今天姜后没有帮黄历说话、又主动向徐恩曾请命带队去搜捕刺客同党来看,他很像是又变了主意,站到了知县这边。

“这个王八羔子墙头草!”黄历在心里不仅狠骂姜后,却也无可奈何。没有姜后的支持,光凭他和马奎,是无法阻挡知县对武松的临时任命的。

马奎只是衙门里的机密而已,负责协助他主管文档案等事务,职位其实很卑微,发言权相当有限。

一时奈何不了知县,就只能找武松出气了。徐恩曾走后,马奎便当众奚落武松道:“哼!狗肉上不得主席!乡巴佬当都头,知县大人迟早得后悔!”

说着,他便赶快走了。没别的,他是知道武松的身手的,占了嘴上便宜还不走,怕武松又动粗啊。

武松看着马奎离去,眼神冷漠。马奎居然在大街上光天化日之下调戏潘金莲,绝非好人,更严重的是居然敢唆使捕快抓武大郎戴枷示众,这份“恩情”,武松可不会不报。

只是,记得前世中所写,这个马机密也是影响自己命运的一个关键人物,自己就是因为酒醉后一拳打了他,以为把他给打死了,这才被迫逃到柴静庄子上,结果就发生哥哥武大被迫娶了潘金莲、潘金莲和西门庆勾搭成奸、哥哥被毒害、武松为报仇被迫杀人犯罪等一系列事端。

所以,哪怕是为了报前世的仇,武松也要惩治一下这个马机密。不过,他不能重犯前世中所写的那种错误,而眼下不是和马奎计较的最好时机。

因而,他,先忍一下。

黄历近来与知县不和已经是公开的秘密,刚才也公开阻扰知县提拔武松。因此,在场的衙门幕吏官差们,只道他也会和马奎一样,训斥武松几句。

却不料,黄历原本难看之极的脸上眼珠一动,居然又硬生生地堆下满脸笑来,亲热地对武松道:“武都头,你和我素不相识,无冤无仇。只是,我这人生性最为耿直,刚才劝阻知县大人对你的任命,完全是出于公心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