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12章丧礼盛典(2/3)

往着行人。

在这些汽车的旁边,十几个小顽童正在一边攀玩着汽车,一边在旁边玩耍着,嘻闹着。

由于巷道比较窄小的原因,秦家原本打算在巷道里放映电影的场地,便被迫搬到了巷口以外的大街上。此时的大街上,早已经挤满了看电影的人群。他们这些人,已经把整个街道都阻塞住了。所有过往的车辆,来到这儿之后,看到车辆实在无法通行之后,便只好又掉转了车头,绕道走了。

穿过了拥挤的街道,走进巷道之后,便来到了秦玉凡家的大门口。

只见秦家的大门中央,吊着一个用麻纸剪成的纸花。大门两边的墙上,各粘贴着一幅白纸黑纸的挽联。挽联的上联写的是:壮志未筹身先去;下联写的是:遗恨儿孙泪满巾。横幅写的是:永垂千古。

在距离大门口不足一米远的大门两边,吊着两个用布匹做成的“龙灯”。龙灯里面放着一串五颜六色的彩灯,这些彩灯正一闪一闪地放着光芒。

在秦家大门的左右两侧,各放着几十个大小不一的花圈。

排在最前面是一个具大的花圈。该花圈是由秦父生前的单位,集体敬献的花圈。在这只大花圈的后面,放着几十个比它略小一点的花圈。它们分别是秦玉凡单位的总经理刘建国以及其它几个领导所敬献的花圈。

在这些花圈的后面还放着秦玉凡二姐妹以及陈永伏所献的花圈。大门的右侧放着秦家的亲属以及秦父在河南老家亲属所敬献的一些花圈。

另外,在这些花圈的后面还放着秦父的一些生前好友及朋友所敬献的的花圈,以及一些秦家亲属所献的花圈。

在这些花圈的两边,都吊着一个用白纸做成的纸条,上面都写着一些简单的挽联和敬献人的姓名和单位。在这些花圈的周围,站着好些个看热闹的人群。他们一个个都在对着花圈,评头论足着。

进了秦家大门之后,便看到了一片热闹的景响。只见整个秦家大院子里,围满了看热闹的人群。人群的中央,坐着十几个艺人。他们一个个正在摇头晃脑的,扯破嗓子似的唱着“坐摊”。他们之中既有我们陕西人爱听的秦腔,又有河南人喜欢听的河南豫剧。

这些看热闹的人群,几乎把整个秦家大院子都挤满了。他们之中的有些人,因为看不到里面演出,于是便站在椅子上和桌子上面看起了戏。

穿过看热闹的人群之后,便来到了秦家的上房门口,在秦家上房门口的右侧,便是停放秦父灵堂的地方。

在秦父灵堂最里面,停放着秦父的棺材,棺材的上面搭放着一床花被子。在靠近棺材前头的棺盖上,放着一盏油灯。油灯上微弱的火焰正随着微风轻轻的晃动着。

棺材的两头,铺着麦草,麦草上秦玉凡秦玉楠姐妹二人身穿重孝,一个人一头的跪在麦草上给父亲守着“灵”。她们两个人的身旁也跪着几个妇女,她们也在哭着秦父。整个灵棚里面是哭声一片。

秦父的棺材外面,挡着一个布帘子。布帘子的外面就是秦父的“灵堂”。灵堂上供奉着秦父的灵位。灵堂的正中央放着秦父的一张一尺多长的黑白遗像。遗像上秦父面带着笑容,显得是格外的和蔼可亲。像框的四周围缠着“黑纱”。

在遗像的前面,放着给秦父敬献的“贡品”。有好多“贡品”里的东西,也被抓的只剩下了几个。

“贡品”的两侧,一左一右放着两个精致的小“香炉”,“香炉”里面各插着十几根香。“香”上正冒着青烟。整个香炉上面青烟环绕,给人一种神秘的气氛。仿佛进入了仙境一样。

桌子的最边上,左右两边各放着一个特大蜡烛,蜡烛上的火焰,正随着微风在轻轻地摆动着。“灵堂”的四周围,装着一圈彩灯。正一闪一闪地放着光芒。

“灵堂”的前面,陈永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