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十三章 大战(二)(2/3)

他苦笑了一下,开口对公孙瓒说道:“乌桓乌延叛汉,只为了能够在有生之年看到鲜卑大统。

乌桓鲜卑本是一家,大汉朝大厦将倾,鲜卑大统指日可待。

胜王败寇,乌延早有定夺,如果某战死,还望瓒将军看在相识一场的份上,给某下棺入土。”

乌延跟随张纯丘力居叛乱,是为了鲜卑胡人大统一,在乌延的心中,整个辽东地区加上幽州的乌桓人口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数量。

甚至比汉初时期步度根单于分裂之前的人口还要多,只要他们能够获得大部分人的支持,绝对会在辽东以及辽东以北的区域建立起来一个全新的乌桓王朝。

只不过乌延和丘力居他们没有想到,并不是所有的乌桓人都和他们的想法一样。

在幽州当中生活多年的乌桓人,现在大多数都已经适应了这种生活,已经汉化,已经不想在进行那种游牧的生活了。

要不是这样的一个原因,丘力居在这个时候甚至能够吞并青、徐几州,一个公孙瓒算得了什么,公孙瓒和幽州的部分骑兵都是乌桓勇士组成的。

公孙瓒望了望乌延,眼中闪过了一抹悲凉之色。

公孙瓒手一抖马缰绳,催动坐下战马向乌延冲了过去。

公孙瓒对阵上乌延大人之后,他挥动手中的矛槊,示意身边的白马从义闪开,他要给乌延大人一个单挑的机会。

乌延看到公孙瓒挥动矛槊向他冲了过去,也一提马缰,迎着公孙瓒冲了过去。

乌延在右北平之时就已经知道公孙瓒勇武,但是,事已至此,他也只能是硬着头皮和公孙瓒战到了一起。

两马交错的瞬间,公孙瓒的矛槊和乌延大人的大刀重重地撞击到了一起。

金铁交鸣的声音依旧在场中嗡嗡作响,公孙瓒的矛槊狠狠地劈在了乌延大人的大刀之上。

公孙瓒的矛槊重达六十斤,重重地披在乌延大人的大刀上之后,直接就把乌延的大刀下压了下去,并且是一个顺水推舟,向乌延大人的右手,也就是握住刀柄部分的手推划了过去。(三国演义当中描述的关羽的青龙偃月刀的重量是八十二斤,但是,根据后来人们的研究推算,关羽青龙偃月刀的重量应该是在97斤左右。

公孙瓒是武将中的翘楚,只不过在三国演义当中没有把公孙瓒的勇武体现出来而已。

在正常的情况下,公孙瓒的武力值应该很高,甚至是高过很多三国时期的一流名将。他用的矛槊绝对能够达到六十斤这个数值。

乌延大人奋力向上挡住了公孙瓒的矛槊之后,双臂被震得一麻,手中的大刀差一点就脱手而出。

乌延虽然知道公孙瓒勇猛过人,但是,他却没有想到,公孙瓒居然有如此大的力气,只是一击他就差点接不下来了。

见到公孙瓒的矛槊平推向他的右手,乌延的右手快速松开大刀,身体更是猛地进行了一次深探。

乌延在和丘力居造反之后,专门和自己手下曾经在公孙瓒那里当过将领的族人讨论过公孙瓒的招数,他没有想到,在这个时候他果真用到了。

公孙瓒在顺水推舟这招使完之后更有着一个回槊的大招,一般武将在这股惯性和马匹的前进中是使不出来这样的一种招数的。

可是,公孙瓒却是有着他的回气妙招,能够借助着腰部的力量回返,一般不清楚公孙瓒这招的武将,大多数都是一个照面就会被公孙瓒打落马下。

公孙瓒和乌延大人的第一个照面波澜不惊地过去了,公孙瓒在心中也是赞叹了一下乌延大人。

乌桓人气力一般都比较大,但是,他们却没有那种灵活的头脑,大部分都是那种手里捧着屎橛子,你给拿个麻花都不换的主。

今次公孙瓒上来第一个照面就用了他精心设计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