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九百七十四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4/5)

,他做不到。

三百年内都不可能。

所以他不担心自己探索出来的帝国极壁会在三百年内被打破,他的分封计划是切实可行的。

当然,如果后人中出现了什么特别强悍的能人,天纵之才之类的,按照他的展望真的实现了技术的飞跃从而打破了他的帝国极壁,那郭某人在天之灵,想必会非常开心。

可现在,他看不到任何一丢丢的可能性,会让自己的计划出现波动。

所以,他决定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

把孩子们放出去。

伴随着一些挑战性和危险性,让他们在外开疆拓土,建设自己的国家,同时也不会动摇和威胁到郭瑾的地位。

郭瑾是大宗主,郭氏皇族的大宗主,拥有发展建设最完全的土地和郭鹏为他积累的雄厚的资本,根本不惧外部威胁。

把孩子们对他造成的内部威胁转移为不成威胁的外部威胁,对郭瑾来说,也是放心的。

兄弟们在外征战,若能成功,就能在帝国极壁之外开拓华夏文明的新纪元。

华夏之外,还是华夏,如此不断地实现扩张,不断的扩张民族的生存空间,让大家都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或许自己的这一想法真正落实下去之后,就会成为改变历史走向的决定性步伐。

产生了这样的设想之后,郭鹏就开始秘密为这件事情进行准备。

比如自己打算扩张到什么程度,扩张到什么位置,如何巩固帝国极壁。

东南西北四个大方向上,因为地势和地形的不同,同样的人从洛阳出发之后走一百天所能抵达的位置是不同的。

有些地方就算能抵达到,也因为特殊的环境而无法治理,相当于废的。

帝国极壁是一种理论,在此之上的对外分封更是困难。

落到实际上需要仔细的勘探和思考,需要极其标准的测绘和论证,这在地理大发现以前是不可能的。

在人类对整个世界产生概念之前,都是不可能的。

而郭某人恰恰知道人类数千年探索的最终成果。

他知道地球,知道亚洲欧洲非洲美洲大洋洲甚至是南极洲,知道这些地方有多大,有多富饶,有多少人口承载力。

他心里有底,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能够为他的决定兜底,可以力排众议。

这是他的眼光足以超越一切帝王并且推行这一政策的根本原因。

所以郭鹏把未来魏帝国向东的扩张极限设置在库页岛,移民,努力开发那里的黑土地和丰富的矿藏。

向北的扩张极限设定在了外蒙古一带,以苏武牧羊所在地的【北海】为终点,大力经营开发草原畜牧业,为中原百姓提供肉食和奶制品。

向西的扩张极限设定在了帕米尔高原,为华夏内地争取足够的战略纵深,掌握住丝绸之路的第一阶段,干掉占据这条路的中间商们。

向南的扩张极限则设定到交州全境,包括红河平原,也包括海南岛和台湾岛,努力移民开发,让粮食一年两熟或三熟成为现实,并且经营海上产业。

这个计划若要完全实现,少说也要一百年时间,郭某人只能打个基础定个计划,之后要完成,估计要等郭瑾的儿子辈,甚至是孙子辈。

超过这个疆域极限,在交通没有革命性飞跃的前提下,郡县制就会崩溃,中央就无法治理,得不偿失,不是一个合格的统治者应该奢望的。

在此之外,郭某人会把孩子们送到这之外的土地上。

或向东,或向南,或向北,或向西。

帮着他们打下一块土地,给他们人口,资源,财富,作为他们起家的资本。

然后就去自主发展吧。

让他们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