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1224章 第二个作坊(2/2)

供更多的工作岗位。

药丸药散的生产看似简单,实则需要掌握很多知识,不同药物用量和配比都会对结果产生巨大变化。一时间很难培养出熟练工。

如果说先办培训班,芩谷耗不起那么长时间,恐怕别人也不会花那么多时间来学习。

再说,她生产药丸药散的借口是从邋遢道人那里获得的方子,除开之前给家廖樱樱的催子汤,现在又接连推出三款,总共四个方子。

人们早就怀疑了,敢情邋遢道人不仅是个高人,还是她的师尊吧。要不然怎么会给她这么多药方?

所以,有这几样就差不多了。壮yang丸和滋补丸负责赚钱,而风热散和风寒散负责“悬壶济世”。

所以芩谷的想法是,现在有声望和钱财,可以再创办一个手工劳动者的作坊。

棉纺厂很快建了起来。

从选址,到手续办理,到修建,前后不到三个月便进入生产阶段。

招了一百多名工人,里面只有几个熟练工。

不是芩谷不想多招几个熟练工,而是她与原本的那些纺织作坊的竞争关系,作坊主与工人之间往往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除非万不得已,她们是绝对不会轻易离开原来的作坊。

即便这几个熟练工也是因为年纪太大或者身上有些残疾,被主家辞掉了,再迫于生计而应聘到芩谷的作坊。

芩谷没有给她们安排什么生产任务,只让她们教授其余的人,给与很高的工资。

为了避免她们担心以后“教会徒弟饿死师父”,芩谷还与她们签订了协议:凡在她的作坊里供职三年以上的老员工,即便以后没能力继续干下去了,也可以每个月领取两百文的生活费。若是一直工作便会一直享受熟练工的待遇。

此一招,免去了大家的后顾之忧。甚至还带动了更多女性前往芩谷的作坊,也让之前应聘上的工人更加尽心、更加珍惜这个“铁饭碗”。

当然,不管来多少人应聘工作,芩谷依旧会进行严格的筛选工作,那些不思上进浑水摸鱼的坚决辞掉,绝不含糊。

她以后的设想的确是想搞慈善,但慈善面对的是真正需要帮助的人,而不是给那些有大把力气大把生命却偏偏想混吃等死的人。

经过半年时间的磨合,纺织作坊的工人培训差不多,生产逐渐走上正轨。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