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九百九十七章女子贪婪误国 昭烈忍刻兴复(1/2)

匈奴之人,虽然好杀贪婪,威武雄强,可是天性之中却极为淳朴,不懂得中原人的诡诈险恶,更不懂得什么六韬三略的阴谋,鬼谷子的权谋,至于缓兵之计,孙子兵法,更是难通其中的精髓。

更加上女子见识浅薄,意志不坚,贪婪成性,自然而然就上了这位腹中奇谋妙计无穷无尽的陈平的大当,陈平也解了白登之围,也为汉朝赢得了喘息修整的机会。

匈奴人的失败在于,他们与中原人打交道打了至少一千年,也征战了一千年,厮杀对阵之余,他们终究还是没有弄清楚中原王朝的本性,更不懂得中原人以好诡诈出奇兵致胜的法术,他们也没有学会中原的兵法,这是他们最大的失败。

匈奴人的成功在于,他们与中原王朝争雄了上千年,却依然能保存不灭,依然薪火相传,从城彼朔方的西周之初,到五胡乱华的入主中原,他们居然在汉人的打击之下,尚且有翻身的机会。

阏氏夫人听信了汉朝的使臣,加上被馈赠丰厚的礼品,自然以为,若是大汉朝真的要贡献美女给老公,到那时候,以单于权倾天下,凶残成性,好色无厌,必定是个喜新厌旧的货色。

他终日价必定与那些中原妖媚女子胡天胡地,追欢取乐,看似是自己的老公,却被一帮年轻貌美的中原女子珠环翠绕,以匈奴人的贪婪好杀,哪里讲究什么结发恩爱,那个时候我阏氏夫人不担心会被人老珠黄抛弃失宠的么?我的地位更在哪里呢?

没想到这位阏氏夫人的贪婪和小心思反倒种下了匈奴灭国破败的祸根,千载之下,这个女人的误国,真是罪责难逃,不过,她的贪婪自私也成就了大汉朝四百年基业。

她哪里能想得到不过数十年后,大汉朝教训生聚大业业已完成,兵强马壮,国力强盛,在汉朝孝武皇帝之时更是盛极一时,他也一改祖上与匈奴和平相处,忍让和亲之策,开始了他建立赫赫功业的黩武穷兵。

此时匈奴国势转衰,一干王子贵族左右贤王争权夺利,内斗不断,也和中原王朝那些无赖皇室子弟一般无二。

他们就算是争权夺利成功上位,剩下的也不过就是引颈就戮,邦族分崩离析,就是全族西迁,终至于湮没无闻,湮灭在草原和西域黄沙之中。

对于中国王朝威胁最大的北方草原上盛极一时的匈奴,成为往古的历史,谁能想到是因为一个妇人的耳软心活和贪婪所致呢!

在新的历史舞台上,匈奴再也没有其雄姿英发,纵横欧亚大陆的机会。

所谓:

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亡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

这是匈奴人的哀歌,也是亡国灭种时候的叹息。

面对大汉朝兵强马壮,举国进攻,一退再退,非但无有种养放牧的草原,将要嫁人的新娘也失去了可以妆容描画的胭脂(盛产胭脂的焉支山被汉朝占领)。

这只是表面的意思,更深的含义乃是,他们永久的失去了世界舞台上争雄称霸的机会,匈奴也只能成为中古的历史,而不能成为新时代大漠草原上称雄称王的霸主。

这又能怪谁呢,谋国者贪婪货币财富,却终致陷国家于危亡破灭,肉食者敢不戒哉!

试想,大汉开国君臣,平灭暴秦强楚,志气昂扬的要让蛮夷胡虏俯首称臣,幻想的本该凯旋而归,哪知道却落个全军被困,差一点全军覆没的下场。

因为走了阏氏夫人的门路,才得以逃回长安,蜗居不出。

四两拨千斤的太极功夫,谁敢说无用?谁敢说一身干系天下兴亡的人物只生活在中原王朝,谁敢说一言丧邦,一言兴邦的仅仅是那个无有担当的徐茂公呢?

如此走夫人路线,如此低三下四的威逼利诱,的确非大丈夫所为,阴谋诡计屈服一个女子,放走了蛟龙入海,彩凤腾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