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九百三十五章 万里传音计划(2/4)

让众人分别去负责,尽快将干电池投产。

而为了尽可能的提高产量和降低成本,李安所要生产的干电池,全都是统一的型号,材料和大小都是一模一样的,没有任何的区别,若是弄出一大堆型号出来,估计就要麻烦很多了,光是机器就需要许多种,太麻烦了。

将大规模生产电池的任务分配下去之后,李安立即写了一份报告,向朝廷申报,毕竟,任何一项科研项目的投产,都必须有朝廷的支持。

而只要李安说这个很重要,朝廷的那些小官自然不敢阻拦,都必须认认真真的完成李安的交代,把事情给办妥当了。

李安最迫切要搞的是电报和电话这两样高科技,这被朝廷定为万里传音计划,而电池就是万里传音计划的一部分,所以,朝廷的官员,只要看到李安把某样东西的下面写上万里传音计划,就重视的不得了,再也不敢有丝毫的反对。

当然,如此重要的计划,自然是瞒不住的,自从李安把这个计划告诉李隆基,并得到他的大力支持之后,这个计划就已经在朝廷备案了。

而朝廷的官员,自然会忍不住告诉自己信任的熟人,如此,一来二去的就传了出去,最终让整个京城的老百姓都知道了。

既然事情已经泄露,那也就没有保密的必要了,大唐报在取得朝廷的同意之后,特意前去采访李安,细致的询问万里传音计划的详细内容,不过,李安岂会把最关键的东西告诉旁人,只是告诉大唐报的人,万里传音计划完成之后,一个人就能够直接与万里之外的人轻松对话了。

这个消息绝对是天大的爆炸性消息,在代表权威性的大唐报上登载之后,很快就成为街头巷尾,老百姓的谈资了。

很多人一见面,必然要谈论的话题,就是大唐的万里传音计划,普通的老百姓也就只能随口谈谈罢了,而很多贵族和官员,却在思考这项计划完成之后,会给朝廷带来的巨大便利。

甚至很多人,都已经开始盘算,给自己弄一套这样的设备,如此,以后与远处的人进行联络就不用飞鸽传书这么麻烦了,直接对话就行了,简直不要太方面。

普通人所能做的就只有期待了,非常希望李安能把这项计划给完成,越早越好,而很多有实力的人,则采取各种办法,去探查最新的消息,希望了解这个计划的详细情况,以及进展情况。

不过,李安正在研究的过程中,所以,对于任何企图前来探查进展的人,都不会如实相告,绝对不会为了迎合他们而把实情相告,麾下的人也是不会泄密的,他们只是机械的完成李安交代的任务,至于万里传音计划的成品到底是什么样的,他们完全就不清楚,所以,很多试图从李安身边之人进行打探的,全部都失望而归。

也就是说,除了李安之外,整个大唐就没有人知道,万里传音计划所要生产的成品到底是个什么东西,长得什么模样,有多大,是如何实现万里传音的。

而人就是这么奇怪,越是自己不了解的东西,就越是想要去了解,这就叫好奇。

人都是猎奇的动物,对于自己不了解的事物,总想去了解一下,而越是没法了解就越能激发人的好奇心。

当然,也有很多人,觉得李安或许是吹牛了,两个人隔着一百步,说话都听不清了,隔着万里之遥,怎么可能就像面对面的对话呢?这也有些太扯了,所以,他们万万不敢相信。

而支持李安的人,则也同样给出了非常合理的解释,那就是李安之前所制造出来的诸如玻璃,火车和火炮等物件,哪一样不是惊世骇俗的好东西,为什么一到万里传音就是假的了,既然李安能搞出铁路,让普通百姓的出行方便几百倍,那么,又为什么不能搞出万里传音这项技术呢?

总之,支持派与反对派之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口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