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百二十二章 上市(2/3)

甲骨或者sun。

能够担任这样一家公司的经理,这已经是大大出乎刘辉的意料了。

周硕敲了敲桌子,刘辉立刻闭上了嘴巴,仔细的听着他接着说道:“我对你的要求可不只是把两个单位组合起来而已,虽然这已经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了。但我相信你还能做的更好,也必须做到更好。”

“把帝都研究所营销部并入新科计算机公司之后,你最大的一个任务是——找机会将新科计算机公司包装上市。”

“上市?请问周总,咱们要在哪里上市?国内还是国外?”

刘辉对此倒不意外,在他看来实际上整个泛翰集团都应该上市。以泛翰集团如今的体量,国内股市是不用想了,市场根本装不下。如果能够在香港或者纳斯达克上市,那真是极好的。

可惜,这明明是极具前景的经营策略,他几次向集团高层建议都是石沉大海。只能说泛翰集团高层的眼界还是有些小啊,只看到自己那一亩三分地。

“你的意见呢?”周硕没有回答,而是向刘辉反问道。

“当然是纳斯达克最好了,如若不然港股也是不错。”刘辉想也没想就脱口而出道:“国内股市目前盘子太小,年利润八千万美元的公司又不是国企,在国内上市筹集的资金量没有多少意义。香港是初级选择,比在纳斯达克上市要容易的多,但国际视野不够大,交易使用港元97年之后前途不定。所以如果是我的意见,我觉得纳斯达克是最合适的。”

周硕点了点头,接着问道:“那你对纳斯达克上市有什么了解没有?能不能拿出个初步方案来?”

“纳斯达克上市的盈利和股份要求都好说,最困难的在我看来就是改造管理方式,达到上市公司的治理标准,这在咱们国内目前还没有完善的经验……”

周硕对刘辉的这个回答有些惊讶,原以为他只是个好高骛远的人,没想到肚子里竟然还真的有些墨水。新科计算机公司的盈利能力绝对没有问题,本身既有小股东——之前兴趣小组的那些生,也有软银集团这样的中型股东,还有占据绝对优势的泛翰集团这样的大股东。

可以说,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外部条件它全部具备。唯一阻碍它的,就是按照美国证券交易市场的要求,对公司的管理结构进行上市改造。

这个改造主要是指搭建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三级机构,完善公司内劳务关系的聘用程序,通过公开公正的程序遴选经理人,编制公司章程以保证对员工和管理人员的激励以及监督……

别以为这些工作很容易,后世想到纳斯达克上圈钱的中国互联网公司多如牛毛,可真正去了赚钱的又有几个?多如过江之鲫的公司,就是死在了这些准备工作上面。

听着刘辉滔滔不绝的讲述着纳斯达克上市的可能方案,周硕还真是有些对他刮目相看了。这个人虽然有些以自我为中心,但也还算是有些真本事。用来做这件事,或许真的是找对了人。

新科计算机公司上市是他一直想做的一件事,上市的好处就不用说了,这些划出去的业务本身也不是泛翰集团的核心业务。

新科计算机的对日外包目前局限于低端业务,未来必然会面临激烈的竞争。同样处境的还有er系统,市场上必然会出现越来越多的er软件公司。而营销部手里的国内软件市场未来虽然成迅速,但竞争的激烈性也丝毫不亚于国外,所以这些业务周硕估计再有一两年时间就会变成鸡肋。

也就是说,泛翰集团在这三个领域无法完成技术壁垒的建设。那么在它们的利用价值耗尽之前扔到纳斯达克去圈钱,也就是它最后的作用了。

当然,如果刘辉真的是一个天才的营销家,未必不能带领这个上市公司披荆斩棘,继续谱写辉煌。

但进入完全竞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